5.2.5当有相关规定要求或环境因素可能影响结果的质量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并记录环境条件。应注意无菌、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电力供应、温度、声音和振动水平,以适应相关的技术活动。
5.2.6相邻实验室部门之间如有不相容的业务活动,应有效分隔。应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举例:检验过程存在危险物质,如分枝杆菌、放射性核素;未隔离将会影响工作,如扩增核酸;需要安静且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如细胞病理学筛检过程;需要控制工作环境条件,如大型计算机系统。
5.2.7应控制人员进入或使用会影响检验质量的区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样品及资源,防止未授权者访问。
5.2.8实验室内的通信系统应与机构的规模、复杂性及信息的有效传输相适应。
5.2.9应提供相应的存储空间和条件以确保样品、切片、组织块、保存的微生物、文件、档案、手册、设备、试剂、实验室供应品、记录与结果的持续完整性。
5.2.10工作区应保持清洁。危险物品的存放及处置应遵守相关法规。应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良好内务管理。为此,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程序并对人员培训。
5.3实验室设备
注:适用时,在本准则中实验室设备指仪器设备、参考物质、消耗品、试剂和分析系统。
5.3.1实验室应配置服务所需的全部设备(包括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若实验室需要使用非永久控制的设备,实验室管理层也应确保符合本准则的要求。
选择设备时应考虑能源和将来的处置(保护环境)。
5.3.2设备(在安装时及常规使用中)应显示出能够达到规定的性能标准,并且符合相关检验所要求的规格。
实验室管理层应建立程序,用于定期监测并证实设备、试剂及分析系统已适当校准并处于正常功能状态。同时还应有文件化的预防性维护程序并记录(见4.2.5),该程序至少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
如果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操作手册或其他文件可供使用,可用其建立要求,以符合相关标准或对定期校准做具体要求。只要适用,部分或全部满足本要求。
5.3.3每件设备均应有唯一性标签、标记或其他识别方式。
5.3.4应保持影响检验性能的每件设备的记录,至少应包括:
a) 设备标识;
b) 制造商名称、型号、序列号或其他唯一性识别;
c) 制造商的联系人和电话(适用时);
d) 到货日期和投入运行日期;
e) 当前的位置(适用时);
f) 接收时的状态(例如新品,使用过,修复过);
g) 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其存放处(如果有);
h) 证实设备可以使用的设备性能记录;
i) 已执行及计划进行的维护;
j) 设备的损坏、故障、改动或修理;
k) 预计更换日期(可能时)。
h)项中提到的性能记录应包括所有校准和/或验证报告/证明的复件,内容包括日期、时间、结果、调整、可接受标准以及下次校准和/或验证的日期,在两次维护/校准之间的核查频次。如适用, 部分或全部满足本要求。可根据制造商的说明确定可接受标准,维护、验证和/或校准的程序和频次,如适用,部分或全部满足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