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位丈夫,在白色T恤前后分别用红字写着“老婆,回来吧”、“我错了”,身边孩子的白色T恤前后写的则是“妈妈,我想你”、“我要努力学习”。陈向一对此的点评是:本来是妻子先出招,离家出走,发出很强烈的信号“我不跟你们过了”,但这对父子采用了“你进我退”的方式,找回她的可能性就很大。这是人际交流的“互补”模式。 “任何人和人的交往,其实就是这两种模式。”比如,为什么离开家乡来深圳打工?有的人是因为父母对自己不好,所以一长大就要离开,这就是对称模式,采取的是对抗的姿势;但是,能不能换一个模式?因为对抗的方式太简单、单一,效果往往不好,换一个方法,效果就会好很多。 冲突也可以变成“建设” “冲突”通常被认为是不好的,意味着暴力、破坏,但陈向一指出,和谐其实并不是要完全避免冲突。“人与人是不同的,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原则和感受,相互不一样的时候必然感到冲突,因此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接受它。” 人际冲突发生的时候,有些人对人不对事、情感的成分大,并给团体带来负面效果。陈向一认为,冲突其实有它的魅力,因为它可能会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建设性,保持团体的活力与创造性、让我们自我批评与反省,彼此开诚布公,最终导致双赢,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陈向一认为,用非暴力的方式进行人际交流,可以避免对抗局面的出现。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既责备自己也责备对方,同时明确自己有什么需要、对方有什么需要。 关于“关爱”: 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线员工提出的口号: 每天开心笑一笑,打工生活不枯燥 健康伴你行,天天好心情 呵护心灵,感恩生命 和谐人生,和谐心态 竞争有积极面 为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而人的心理健康越变越差?陈向一解释,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导致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给人的社会适应带来很大的难题。 “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机会越多,群体内部的竞争就越激烈,竞争是社会的特点之一,任何情况和领域都会发生,不过,竞争不单只是坏的,也有积极的一面,只要公开承认利益是有冲突的,并建立一个好的机制来解决冲突与竞争,会使团体更加团结、个人责任感加强、社会不断进步。” 心理不平衡并非一定是坏事 在一个竞争的社会,失败、受挫是常有的事情,从一个人如何对待失败与挫折,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健康程度。 受挫后容易心理不平衡,但这不一定就是坏事。陈向一认为,心理平衡是自我保护的一种需要,而在不平衡中,往往凝集着变化、变革的力量,而我们就在调节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变得成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心理卫生所需要的,就是动态的、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 如何从失衡到平衡 达到心理平衡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的技巧有很多,陈向一认为,其中有三个关键的要素:一定要接近那些在你面临绝望时能帮到你、爱你、关心你的人,这其中也包括心理服务中心;明白危机也有积极意义,它同时也蕴含“机遇”;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 让心理从失衡到平衡,有一个实用的策略: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勇敢接受挑战。“平时要与能够关心你、帮助你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起你的社会支持系统;遇到困境时,先将看似复杂的危机困境简化,摘出一些主要的问题;然后,挑出一两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勇敢地接受挑战;再继续一步步挑出部分困境,慢慢从每个困境中重建新的生活。” (刘一平 邵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