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 科室管理 质量控制服务沟通
返回首页

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让心理从失衡到平衡

时间:2010-10-14 19:08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

  不久前,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一些企业里,面向一线产业工人征集了10条心理健康口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陈向一将这些口号分为“沟通类”、“理解类”、“关爱类”,表示有了“沟通理解关爱”,就能达到“心理和谐健康”。

  前晚,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市关爱办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百场心理讲座进企业”活动来到光明新区,陈向一以这10句口号为内容,为信泰光学厂员工举办了一场心理健康讲座,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关于“沟通”:

  与说服无关

  一线员工提出的口号:

  打开心灵之窗,拥抱温暖阳光

  多一份倾诉,少一份烦恼

  摆好心态,工作愉快

  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

  心理学有句名言:“你可以不说话,但不可能不沟通。”有的人在与他人有矛盾时不跟对方说话,其实“不说话”也是一种沟通。

  很多人知道沟通很重要,却发现越沟通越说不通,陈向一指出,这是把沟通当成了说服。“有人总想通过沟通说服对方,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但我们都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看问题,因此从自己的角度去说服别人时,实际上不太可能完全理解对方是如何看你的。交流、互动并非思想的交融,而是思想的舞蹈,通过它使双方尽可能达到一致,但并不可能完全一致。”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是否就要施于人呢?陈向一说了个小故事:有个人特别喜欢吃鱼尾,也用鱼尾招待朋友,但朋友是否真正感到他给出了最好的东西?不一定,因为这只是他想要的,别人不一定想要。因此,“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但这一点经常被忽视。“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此时此地是怎么想的,所以要沟通、交流,但千万不要想要说服他。”

  沟通不是为了辩输赢

  陈向一指出,我们在沟通时用了三个层面的语言:首先描述“是什么”,再解释“为什么”,并赋予意义“好还是坏”。还没有描述清楚,就做出解释或赋予意义,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谈话最好是循序渐进,要分开这三部分。沟通时还要考虑到彼此的成长环境、相互关系,以免引起误解。

  他认为,要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就要尊重对方,尽量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心胸要豁达。轮换地说话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讲话时基本不让别人插嘴,这样的人很难找到知心朋友。听话还要听完,如果你基于自己的经验打断对方的讲话,就不一定能切中交流的要点。

  “非言语的沟通和交流同样重要,即使不善言辞,也一样可以表达关心。重点在于,沟通时不必非得辩一个输赢,要学会退让、善意地妥协,这样往往会得到双赢的局面。”

  关于“理解”:

  非暴力沟通是个好办法

  一线员工提出的口号:

  在外不容易,莫把仇恨记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

  宽容一笑,烦恼甩掉

  “我知道我不知道”,陈向一认为,这样的态度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寻求理解,但任何理解都是从自己出发、是以己度人,为了避免因为不知道而产生的误解,不妨尝试一下“非暴力交流”。

  人际交流:“对称”还是“互补”

  同样是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两位丈夫的不同方式带来了不同的后果。其中一个,在身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三天内不归必杀人”。陈向一认为,这是“对称”的交流模式,采取的是“我比你做得更绝”的对抗姿态,却只能激发对方产生更强大的对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都属于“对称”模式。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