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 生化检验免疫检验 微生物类 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0-04-21 23:49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过纤维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反映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DD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DD反映出的特异性并不是指在某一种特定的具体疾病中的表现,而是针对有凝血和纤溶过程的这一大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因此DD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十分广泛,现就将D-二聚体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D-二聚体检测方法

  1.1 自身红细胞凝集法 采用分别针对DD和红细胞上表位的双抗体,当血中DD水平升高时,抗原一抗体结合的增多而导致红细胞凝集,2min内可以判断结果,为半定量的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其优点是可在全血中检测,省略了离心制备血浆的步骤[1]。

  1.2 乳胶凝集法 1983年Rylat等将分离纯化的D-聚体作抗原,按常规方法筛选,最后获得一株DD-3B6/22的抗D-聚体的单克隆抗体。1986年Elms将此单克隆抗体共价吸附在乳胶颗粒上,用于定性或根据其稀释度半定量测定标本中的D-二聚体的含量。标本可采用肝素EDTA或枸椽酸钠抗凝血浆,室温下可稳定3d,4℃可保存2周。Hillyard用该法测定了515例未经选择的健康志愿者枸椽酸钠抗凝血浆,其中97.7%均为阴性与ELISA比较显著相关,认为该法快速、特异、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特别适用于急诊测定[1,2]。

  1.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983年Rylatt和Elms建立了双抗夹心的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其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均采用分离纯化后筛选出来的McAb(DD3B6/22),该McAb能特异性地针对D-二聚体中的r′-r′连结键。该法灵敏度10μg/L,正常范围<300μg/L[5]。199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用ELISA方法检测D-二聚体,检测上限可达400ug/L,ELISA方法检测D-二聚体不受胆红素、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FDP干扰,因此更精确,敏感性更高[4]。但操作要求严格费时,每次均需同时做标准曲线,不适于单个标本的测定。

  1.4 基于酶免疫法的荧光抗体检测法 VIDAS DD在VI—DAS免疫分析仪上进行,其在酶免疫法基础上与荧光检测相结合。利用现成的单剂量试剂和分析仪中储存的校准系统,对单份样本进行检测。现成试剂由包被了鼠抗D-D单抗的固相移液装置和一试剂条组成,后者包含了其他所需试剂:结合剂(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鼠抗D-D单抗)、洗涤剂、样品稀释剂和底物。将200μL血浆吸入试剂条后,所有步骤由分析仪完成。除需将血样常规离心15min外,结果可在35min内得到。结果以纤维蛋白原等价单位表示,其检测上限为1000μg/L,下限为50μg/L,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68μg/L~494μg/L)。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敏感性为96%~99%。VIDAS DD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很高,与经典ELISA法有很好的一致性,最有希望取代经典ELISA法而成为DVT诊断的首选筛选试验[1]。

  1.5 免疫金标法 Gogstad用胶体金标记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免疫过滤金标染色测定法。本法将单抗吸附在多孔薄膜并粘放在有多层吸收垫的塑料盘上,被检标本加入后即与该抗体相结合,然后加入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在薄膜上产生红色斑点。通过肉眼观察或用折射仪读数。与提供的标准色价或者测定标准品的折射读数,可计算出标本中D-二聚体的含量。该法既具有胶乳凝集法的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急诊测定的优点,又具有ELISA能够准确定量的特点,线性范围达到10mg/L,与ELISA比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受胆红素,Hb、纤维蛋白原、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及FDP等干扰,但对类风湿因子、肝素及脂血等有一定的干扰。[1,2]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