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和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是目前临床检测D-二聚体最实用、最方便的2种检测方法,据崔焕波等对120份标本进行2种方法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法选择[3]。 2 D-二聚体在临床上的的应用 2.1 血液病 血液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约有40%明显升高。ITP、血友病、过敏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而且升高程度与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这表明血液病患者体内存在着出血,也存在着纤溶的激活。D-二聚体的升高是由于出血部位的血管内有止血栓的形成,继而激活纤溶系统的机体清除血管外血凝块的一种病理变化。 2.1.1 急性白血病(AL)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裂解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其升高表明体内有凝血酶生成及继发性纤溶,是反映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之一。AL患者凝血及纤溶的改变较为复杂,常易导致微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研究显示AL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这说明其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并随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而表现出差异[6]。 据张丽中等[10]报道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5;t=5.86,P<0.05)。缓解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t=3.12,P<0.05;t=3.24,P<0.05)。并且血浆DD水平反映了AL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负荷和病情演变,动态监测AL患者血浆DD水平变化有助于白血病病情的判断和疗效观察。 2.1.2 恶性淋巴瘤 粱智等[11]回顾性分析了48例恶性淋巴瘤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其中包括霍奇金氏病16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32例,I期~Ⅱ期患者20例,Ⅲ期~Ⅳ期患者28例。结果表明,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Ⅲ期~Ⅳ期患者高于I期~Ⅱ期患者,化疗缓解后D-二聚体降低,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据侯淑玲等[13]报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D-二聚体阳性占23.3%,均为Ⅲ、Ⅳ期患者。D-二聚体水平随着治疗无效、病情复发、加重或死亡而升高。并且D-二聚体水平与NHL恶性程度无关,这可作为NHL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2.2 恶性肿瘤 有报道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凝血和纤溶方面的异常[7]。其发生机制主要在于肿瘤细胞表达了较多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通过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患者血液凝固;另一方面,肿瘤患者血液抗凝系统以及纤溶系统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也在肿瘤组织广泛表达。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据胡志德等[8]报道5种常见恶性肿瘤(肝癌、肺癌、宫颈癌、直肠癌、胃癌)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各种恶性肿瘤之间D二聚体的阳性率也有差别,肺癌、肝癌、宫颈癌D-二聚体的阳性率较直肠癌高。另据靳小石[14]报道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大肠癌患者的各亚组中,Dukes D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期(P<0.05);D二聚体对大肠癌的分期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有报道食管癌[15],肺癌[16]等,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