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燕等[9]报道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疗效为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得出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2.3 糖尿病 王永军[17]对10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50岁以下和50~80岁之间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其阳性率升高。同时,统计了病史超过20年的患者,阳性率明显增高,达88.1%,病史<5年的患者,阳性率则明显降低,仅有19.5%。出现临床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阳性率高达93.2%,而未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患者阳性率较低,只有12.5%。。糖尿病患者许多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通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其功能失调,纤溶活性减低,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18]。在此病理生理过程中产生的D-二聚体增高间接反映了血管内皮受损,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2.4 肝硬化 据晋颖[19]对35例肝硬化患者和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报道,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肝硬化、肝癌各临床分期患者中明显增高,病情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血浆二聚体含量越高,肝硬化与肝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对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2.5 脑梗死 据吴建峰[20]报道,对56例脑梗死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定量分析显示,对58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不同程度增高的脑梗死患者病后第4、7、10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病后第4d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量效关系,提示检测D-二聚体含量可为临床评价脑梗死病情、疗效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6 冠心病 任志亮等[21]对7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和23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结果显示,AMI组、UA组和SA组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二聚体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并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2.7 下肢静脉血栓 贾玉龙等[22]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8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的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缓解,治疗前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第一天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入院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呈逐渐下降,与入院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D-二聚体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特异性指标,监测D-二聚体可以指导治疗用药,根据D-二聚体的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8 急诊疑似肠系膜动脉缺血(AMAI) 丁向民等[23]对124例疑诊为AMAI急腹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疼痛发作24h内抽血检测D-二聚体,用阳性似然比评价D-二聚体水平在诊断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中的价值。结果在确诊为AMAI9例中,D-二聚体中位数为1.6(0.4-5.6)mg/L,明显高于39例炎性疾病患者(P<0.01),高于22例肠痉挛患者(P<0.05)。D-二聚体水平>1.5mg/L者结合心房颤动、女性等临床特征,计算阳性似然比为149。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患者中无1例D-二聚体水平<0.3mg/L。所以得出结论,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急腹症诊断中对排除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