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10-09-17 16:22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点击:

作者:朱晚林 孙洪鸣 王章流 施骅
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2月10卷2期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肝内小叶间胆管及中隔胆管的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致使小胆管狭窄、闭塞及消失,伴有门脉周围炎症、肉芽肿形成及肝实质碎屑样坏死,最后进展至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肝衰竭[1]。目前,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发病率在增多。现对28例PBC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1997年1月至2007年3月本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PBC诊断标准[2]。其中男3例,女25例,年龄30~77岁,平均(54.2±8.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1~96个月。临床症状:黄疸23例,乏力15例,皮肤瘙痒14例;尿色加深如浓茶18例,肝和/或脾肿大19例,白陶土样便2例,眼睑、颜面部黄色瘤2例,腹水2例,呕血和/或黑便5例。

  1.2  方法 
  生化、血清学检查:ALT、AST、Tbil、Dbil、ALP、γ-GT、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PT、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免疫学指标: 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M2亚型。病理学检查:肝穿刺组织活检。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2  结果

  2.1  生化、血液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28例血清ALP 和γ-GT水平均升高,为(299.5±267.3)U/L和(295.6±203.2)U/L,而血清ALT和AST水平多为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分别为(82.5±34.5)U/L及(126.8±97.4)U/L,以AST升高稍明显,AST/ALT>1。血清Tbil、Dbil分别达(139.8±126.7)μmol/L和(109.4±101.6)μmol/L。大部分患者的Cho水平升高,为(17.9±14.8)mmol/L,TG正常或轻度升高(2.64±1.28)mmol/L。PT延长(13.5±7.6)s,24例白蛋白降低,为(28.7±6.4)g/L,尿胆红素阳性18例。20例IgM升高(3.05±1.62)g/L,15例IgG升高, 11例IgA升高,IgM、IgG和IgA均升高10例;21检测了AMA和M2亚型,其中18例均阳性, 1例AMA阳性而M2亚型阴性,总阳性率90.5%,15例ANA谱异常,12例RF阳性,11例SMA阳性,4例SSA阳性(其中1例同时SSB阳性)。3例血清抗HBs阳性,2例抗HBc、抗HBe阳性,无HBsAg阳性者,抗HBc、抗HBe阳性者均行HBV DNA检查,均<1.0×102copy/ml。28例抗HCV及HDV抗原、HDV-IgM均阴性。

  2.2  病理学检查 

  4例肝穿刺活检,2例病理符合PBC(图1、2),另2例为慢性炎症(肝细胞肿大,可见胆色素沉着,点状、碎片状坏死,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胆管部分破坏)。
       
  2.3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检查示,15例肝硬化,18例脾脏增大,2例合并腹水,无肝内外胆管扩张;7例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18例行MR胰胆管成像检查,胰胆管均未见明显异常。

  2.4  治疗及预后 

  住院期间常规护肝、退黄或中药治疗后,28例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服用脱氧熊胆酸(优思弗),64.3%的患者胆红素、ALT、AST等指标下降大于治疗前的50%,但ALP、GGT下降幅度较小,差异仍有显著性,6例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美卓乐),另2例患者联合应用美卓乐和硫唑嘌呤,显示近期有一定的疗效,远期观察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善,病程亦并无缩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