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采集部位 实际工作中有时能遇到患者短时间内生化结果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分析其原因除患者病情的急剧变化和静脉补充液体的影响外,血标本的采集部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常有危重患者需要多通道输液,在采集他们的血标本出现困难时,有些标本是从输液侧肢体甚至输液的同一条静脉取血,这样血液稀释和输液药物的影响将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在采集血标本时应尽可能避免在补液侧肢体采血。 4.3 抗凝剂 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的抗凝原理是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ⅣCa2+发生反应从而阻断凝血反应,因此使用抗凝剂将会使血清中的Ca2+、Mg2+含量下降;抗凝剂本身还常含有某些的离子成分如K+、Na+,它们在使用抗凝剂后的血清浓度会升高;某些酶的活化还需要Ca2+、Mg2+的辅助,当使用上述抗凝剂后,这些抗凝剂与标本和试剂中的离子结合,使得游离Ca2+、Mg2+的含量明显减少,从而抑制这些酶的活性;此外草酸盐可与乳酸、丙酮酸发生竞争性抑制,又能与LDH、烟碱辅酶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形成复合物。因此用这些抗凝剂分离的血浆一般不适用于酶活性的测定。肝素为含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对ALT、AST、LDH、酸性磷酸酶(ACP)无影响,适用于急诊时迅速分离进行测定,但值得注意的是肝素对CK等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生化检测除纤维蛋白原测定外,基本都是采用血清标本[18]。 5.标本处理、储存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5.1 标本处理 检验科收到标本后如果先45℃水浴10min,再3000rpm离心5min即可使血清LDH、K+浓度显著升高[1],因此只需要低速离心分离血清即可。 5.2 标本储存 标本分离前放置太久可造成溶血,另外,由于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标本采集后的血液葡萄糖浓度进行性下降,有报道全血样品中葡萄糖在室温下条件下,每小时约酵解5% [19];Na+、Cl-、K+静置2-3h后则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血清蛋白对酶蛋白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如果没有细菌污染,大部分酶存在于清蛋白中可在室温下保存1-3天而活性不受影响[18],但是也有有些酶如CK放置4h后其活性明显下降;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极不稳定,在离体后较短的时间内活性即明显下降,此外大部分酶在低温下比室温更稳定,但有些酶如醛缩酶(ALD)在低温下特别是-20℃冰冻时,可引起不可逆性失活;LDH在低温下反而不如室温稳定。标本分离后放置太久,其水分容易蒸发,使标本浓缩而结果偏高[21]。因此标本应尽快分析,对于暂时不能分析的标本应该先密封然后保存于4℃冰箱中。 6.标本状态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6.1 溶血 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因素,它能引起很多指标明显异常。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很多:注射器或容器内不干净;抽血时使用的针头过小、抽血用力过大、较长时间地使用止血带、产生过多的泡沫;抽血后未取下针头直接将血液注入容器内、混匀抗凝剂时用力过大等。因此有研究者主张抽血时不束扎止血带[17],因扎带可造成局部淤血、缺氧、水肿、溶血等而影响检验结果,若确需扎带,则不宜过紧,且不能超过1分钟。溶血的干扰机理有以下三种[22]:一是血细胞中高浓度组分逸出,使测定结果增高,血细胞内浓度比血浆中浓度明显高的物质有LDH、ACP、AST、K+[2],只要轻微溶血就可以对这些项目产生很大影响。另外若某些物质的血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清浓度时,则溶血相当于血清被稀释,因而使这些血清成分特别是发生重度溶血时的检测值降低,这类项目主要有Ca2+、Na+、Cl-、UA等。二是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中后因化学反应而引起其他物质的浓度改变,如溶血后红细胞的磷脂进入血清被血清中的磷酸酯酶水解,其结果造成血清无机磷浓度显著增高。三是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血红蛋白的颜色在431nm和555nm波长附近能使比色、比浊法的吸光度增高,如溶血引起重氮单试剂法胆红素测定结果明显升高。实际上,以上三类干扰在溶血标本中同时存在并可相互作用,因而使受影响的检项更为复杂,这在超微量、高精度和多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显然不可忽视,因此,严控标本溶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