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霍乱弧菌O139群菌苗研究进展

时间:2010-04-23 20:38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感染O139群的病人大多数为成人,显示以前感染O1群也许会引起第8次霍乱世界大流行。目前O139群仍然主要流行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在东南亚其他几个国家散发,在世界范围内仍以E1 tor型(EVC)流行为主。EVC自1991年开始在中南美洲引起较大规模流行,至1994年报告病例数累积超过一百万,中美洲在1991年以前近1个世纪里只有霍乱散发的报道。以此借O139群借已被证实具有在未免疫人群中引起并扩散的能力,故O139群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在O1群菌苗研制的基础上,研制出有效的O139群菌苗,对于霍乱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很意义[2,3]。

  一、O13群和O139群的分子遗传学关系

  目前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已分为155个血清群,只有O1群古典型(CVC)、EVC和O139群能引起大流行,这主要是由于其含有霍乱肠毒素(CT)和菌毛等毒力因子,其分别由CT基因簇及TCP等毒力基因编码[1]。

  众多学者利用脉冲凝胶电泳、rRNA基因探针分型、CT基因探针分型、任意引物PCR和多位点酶电泳等方法,对世界不同地区分离的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菌株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分离O139群菌株的分型结果基本一致,与引起世界地区性大流行的EVC型分型结果相似。EVC和O139群的CT基因和TcpA基因的序列也基本一致。说明O139群和EVC在遗传上密切相关。目前认为能引起霍乱流行的O139群起源于EVC,由EVC发生O抗原基因重组形成[4-6]。

  Shan 等自阿根延一病人分离出1株CT阴性的O139株,经核糖分型等分析表明该O139株与EVC在基因上均有较大差异,提示其不是起源于EVC,而可能是由其他非O1群霍乱弧菌发生基因重组获得O139株群的O抗原基因,从而形成的变异株,这也提示O139群可能存在多个起源。O139群和EVC虽然在遗传上密切相关,但仍存在一些本质区别,主要包括O抗原和耐药性等方面。O1群只表达脂多糖O抗原,O139群也表达脂多糖O抗原,但多糖链的成分和结构与O1群的不同。O139株还可表达一荚膜多糖,故对血清裂解反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使感染O139株的病人产生败血症。人们克隆了O1群和O139群的O抗原基因,发现两者编码脂多糖rfb位点只有很少的同源性。经序列分析发现O139群失去了O1群的O抗原基因,但具有约36kb的新基因,编码与O1群不同的脂多糖原和荚膜多糖[8]。

  在许多O139群分离株中,存在一活跃的前噬菌体。促进O139群的菌株与外环境之间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新的毒力基因,故O139群的菌株比O1群的菌株易于发生变异[9]。

  O1群和O139群的耐药谱不同,许多O139群分离株对大量抗生素耐药,从而使对它引起疾病的治疗更复杂。O139群的耐药机制与染色体基因和质粒均有关。Walder等[10]在O139群染色体基因组中发现一约62kb片段,含有该片段的菌株对SMZ、TMP、链霉素和呋喃唑酮(痢特灵)耐药。Yamamoto等[11]在O139群菌株发现一质粒,含有该质粒的菌株可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SMZ和TMP耐药。

  二、O139群感染的免疫机制和产生的保护机制

  预防霍乱等肠道腹泻病的免疫基础主要是肠道局部粘膜免疫[12]。霍乱弧菌等致病菌首先与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如与小肠集合淋巴结和大肠淋巴滤泡等作用,刺激能产生IgA抗体的前体B细胞(又称为抗体分泌细胞)。这些前体B细胞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经胸导管,再通过体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分泌组织,包括肠道的固有层,分化成熟的浆细胞,产生分泌型IgA。肠道中的分泌型IgA与致病菌结合后能有效地阻碍其在肠粘膜的定居,并能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

  患过霍乱可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对O1群多年的研究表明,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前者主要是针对脂多糖O抗原,后者主要针对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CT-B)。在霍乱菌苗的研制中,脂多糖O抗原和CT-B也是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