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I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并对其预后估计和危险分层也有一定的帮助。有研究证实,cTnI在AMI症状出现后12h,对危险分层最为适宜。Maisel等将cTnI和2h-Mb作为CK-MB的辅助手段,对505例胸痛患者的AMI作出判断,结果表明cTnI+2h-Mb二者同cTnI+2h-Mb+CK-MB三者联合早期诊断AMI,结果同样准确。所以cTnI+2h-Mb检测可节省费用,并且对迟发事件的估计优于CK-MB。同时cTnI+2h-Mb对CD-MB正常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对200名疑似AMI患者血中cTnI、CK-MB/CK活性、CK-MB和Mb检测,并以CAS和死亡作为终点,进行了6周的随访后表明,入院时、入院2h及4h 检测患者cTnI+Mb,对AMI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Mb。而cTnI+CK-MB/CK活性对6周后死亡或AMI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但CK-MB/CK活性和Mb则没有预测价值。Fleming等将cTnI小于0.1µg/L的95例患者,静息ECG正常的急性胸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cTnI小于0.03µg/L,另一组cTnI为0.03-0.099µg/L,随访172天,结果显示;cTnI轻微升高的19例患者中,有5例ECG的ST段显著升高,5例病情恶化;而cTnI正常者中,无上述情况出现,认为cTnI正常的患者ACS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无需进一步行运动试验心电图检查。 2 估计心肌梗死面积 心肌梗死的面积与心室功能的减弱和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估计心肌梗死面积可帮助评价预后。Mair等对15例Q波性AMI患者的cTnI、CK-MB和CK的检测发现,cTnI的释放与心肌梗死面积相关。另有研究者将40只兔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兔子的左前降支(LAD)夹闭后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对心肌梗死的面积和cTnI抗体空白区面积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cTnI抗体空白区面积包括了所有缺血区的面积,这两者面积呈强相关性(r=0.95);释放的cTnI总量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和cTnI抗全空白区面积呈线性相关,AMI后9h相关性最好(r=0.45和0.47),AMI后9h cTnI的浓度可估计心肌梗死的面积。 3 监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 由于cTnI对检测微小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心脏围手术期的监测。已有研究表明,cTnI是冠脉成形术后微小心肌损伤非常敏感的标志物,与支架是否置入无关。在cTnI不正常的患者中,有38%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分支闭塞。Harris等对cTnI、cTnI和CK-MB在检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术(stent)、冠脉动脉内斑块旋切术(RA)等心脏介入手术后心肌损害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同样发现,cTnI对术后微小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最高,但发现将cTnI浓度为0.1µg/L定为临界值,可能过于敏感,并将在以后的随访中进一步研究cTnI轻微升高的临床意义。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常需置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为了确保ICD功能正常,必须对其除颤功能进行检验,因为直流电击在终止室颤的同时,导致微小的心肌损伤,使cTnI短暂释入血,其释放与电击的次数和有效性有关,cTnI、cTnT和CK-MB在电击后明显升高,高峰出现在电击后4h。 4 某些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已有研究将cTnI用于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疗效的观察,而cTnI却难以确定哪些患者受益于ⅡbⅢ受体抑制剂。 5 非缺血性心衰心肌溶解的检测 有研究通过检测cTnI来评价心肌细胞溶解在非缺血性心衰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TnI升高与二尖瓣活动受限、左室向心性重塑以及左室壁张力的相关生化标志物(如增高的心钠素)有关,认为微小的心肌溶解可能部分与左室张力的显著增加有关,认为cTnI将是检测非缺血性心衰的心肌溶解,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