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2)

时间:2010-03-21 16:34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2.3  变态反应  本例在输血中突然发生,有呼吸困难、发绀及休克表现,是否有变态反应的可能?患者虽然有上述类似变态反应的表现,但未发现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粒细胞也未增多,两肺未闻及哮鸣音,休克是逐步加重的,且末梢循环良好,这些与变态反应不符。


  2.4  血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主要是由于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尤其是血液和含盐液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特别是老年或心脏病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出大量泡沫样血痰,两肺布满湿啰音,颈静脉常可见怒张。本例仅输血75ml,速度不快,无急性肺水肿表现,可排除血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2.5  细菌污染血液反应  是由于大量细菌及其毒素输入受血者体内而引起的一系列表现。患者出现剧烈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或更高。也可出现心慌不安、出冷汗或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毒素使血管扩张,可有面部潮红,结膜充血,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进入休克状态。白细胞显著增高,多在20×109/L以下,中性白细胞高达90%以上。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因毒血症或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本例的临床表现与细菌污染血液反应相似,因而考虑细菌污染血液反应的可能性最大。患者反应出现后,开始血压一度升高,可能为细菌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性血压升高,但迅速转为抑制血压下降。最初化验白细胞降至1.8×109/L。有学者用假单细胞杆菌污染血和内毒素注入兔静脉中,注射后白细胞总数立即下降,24h最高,这似乎有助于假单胞杆菌污染血液反应的诊断。患者反应后第二天全身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及皮下的出血斑,考虑与输入污染血所致的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通过以上分析,本例以细菌污染血液反应可能性最大,引起污染的细菌可能是假单胞杆菌,为了确定诊断应进行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结果:直接涂片,发现大量革兰阴性杆菌,将分离的血浆细菌计数为2亿50万/
ml,分别分孵箱、冰箱(4℃)及室温(27℃~30℃)培养,24h后观察,冰箱内生长,48h后室温内生长,3天后孵箱内仍未见生长,将其移于冰箱内24h后观察已生长。经进一步细菌学鉴定,证实为假单胞杆菌。


  3  讨论


  3.1  要提高对输入污染血的警惕性  根据临床表现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证明本例为输入假单胞杆菌污染血液所致的严重反应。目前,输血工作在许多基层医院都已广泛开展起来。因此,对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特别是细菌污染血液反应,是各种输血反应中最危险的一种,据文献记载,输入20ml即可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60%。1965年以前国内所报道的11例中有6例死亡。据我们了解,1972年某医院从外单位借回一批血液,一次发生细菌污染血液反应4例,其中2例死亡,细菌污染血液反应的危害程度,与细菌的种类、毒力、数量及受血者的机体抵抗力有关。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的反应最为严重,常引起严重的持续性休克,而且常伴有皮肤充血及血管扩张。如本例患者突然血压降至70/50mmHg,但末梢循环良好,四肢温暖,足背动脉也甚易触及,这也是细菌污染血液反应的特征之一。由于手术中经常需要输血,在全身麻醉及手术的情况下,容易将细菌污染血液反应误认为其他反应而延误诊断及处理。因此对输血患者,特别是输入较陈旧的血液或血浆时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或者伴有皮肤充血及血管扩张,或者手术中出现毛细血管渗血增多,就要考虑到有无污染反应的可能,对怀疑病例,应立即停止输血,将余血进行细菌学检查,包括直接涂片、培养及细菌敏感试验。前者很快即可得出结果,对初步诊断有很大帮助。文献中所报道的病例大多数是革兰阴性杆菌污染,且能在低温下繁殖,而孵箱中培养反而不易生长,故培养应包括冰箱(4℃),37℃及室温,也可取受血者血液及尿液进行细菌培养。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