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摘要 患者,男,76岁,有多次输血史,2006年3月曾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Hb 最低 44 g/L,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有继发性贫血、增生性骨髓象,但Hb无异常,DAT(-),骨髓铁染色内铁40%,外铁±。2008年1月患者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再次住院,彩超检查显示肝脾轻度肿大,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乙状结肠炎、直肠炎和腔隙性脑梗塞,查对贫血原因不明;为纠正贫血,输注RBC 10 U,输血后未发现即发性和迟发型溶血反应,Hb从50 g/L上升至89 g/L。近来患者四肢末端出现散在小出血斑点,出现乏力、劳力性心悸、气促等现象,2008年5月到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外周血常规检查:WBC 44×109/L,RBC 174×1012/L,Plt 163×109/L,Hb 48 g/L;该院予输血治疗,申请输血时,经医院血库用聚凝胺方法配血主侧、次侧均不合,遂送本中心进行交叉配血。 2 临床分析与输血处理 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有关检查结果提示其患有潜在出血性疾病,这是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患者骨髓铁染色,外铁±,小粒可染铁消失,铁染色内铁40%,为正常值的下限,外周血常规检查Hb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我们认为其患有缺铁性贫血,而患者胃肠道慢性失血可能是引起缺铁的重要原因。缺铁性贫血,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取决贫血、组织缺铁的程度及基础疾病,常见乏力、倦怠、头晕、眼花、心悸、活动后气短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2008年1月,患者影像检查显示轻度肝脾肿大,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为纠正贫血,患者曾多次输血,最近1次是在2008年1月,输注RBC 10 U,Hb从50 g/L上升至89 g/L。Hb升高未达到预期结果,可能与多次输血,产生同种抗体有关。2008年5月申请输注RBC时医院血库配血不合,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同种免疫抗体,于是对其血样进行了DAT以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为:血型O,CCDee,DAT(+)。我们再将患者血清与试剂谱细胞作用,结果显示与含有E和c抗原的谱细胞均凝集,与不含有E和c抗原的谱细胞均无凝集,表明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IgG抗E、抗c。进一步将O,ccdee浓缩红细胞与患者血清等量置37 ℃水浴1 h吸收,吸收后细胞用乙醚放散,结果显示吸收后血清中含有抗E,放散液含有抗c。分别用O,CCDEe、O,ccdee细胞测定患者血清效价,抗E、抗c效价分别为64、16。由于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IgG抗E、抗c同种免疫性抗体,我们选择血型为O,CCDee的血液跟患者作主侧交叉配血,主侧在37 ℃盐水、酶和抗球蛋白介质中均不凝集、无溶血。因此,我们建议临床医生给患者缓慢输注采用该方法配血相合的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2 U,输血后未发现不良反应。3 d后复查,患者Hb上升至60 g/L,显示输血有效;接着又连续3次申请输注同样方法配血相合的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共6 U,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输血后患者Hb上升至100 g/L。 3 讨论 我国汉族人RhD(-)约占02%—05%,RhD(+)占995%—998%,而汉族人c、E抗原阳性频率为469%[1]。 E、c抗原的免疫性比D抗原低,因此临床在常规检查中一般只鉴定RhD表型,而不对Rh系统其它抗原检测。在RhD(-)的受血者中,约80%为反应型,容易产生抗体[2]。该患者曾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应考虑到患者体内可能已经产生少量低效价的免疫性抗体。患者输血后Hb升高值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且伴有轻度脾肿大,更应该引起医生注意。患者有多次输血史,尽管既往无明显输血反应,但是因其血型为O,CCDee,缺乏相应的E、c抗原,很可能在既往多次输血中输入E、c抗原阳性的RBC,产生抗E、抗c。经试验检查证实,患者体内确实含有免疫性抗E、抗c,这也是导致本次普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文献报道免疫产生抗E的患者可合并出现抗c,其效价可能会比抗E弱,呈现剂量效应[3]。该患者IgG抗E效价为64,IgG抗c效价为16,与上述观点相符。抗E阳性的患者即使没有检出抗c,也要避免输注含c抗原的血液,以避免因抗c所致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