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常见的输血反应及预防措施

时间:2013-05-26 08:10来源:幸福检验 收集整理 点击: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症状和体征。
  (一)发热反应 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 ①可由致热源污染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②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③其他原因。
  2.症状: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3.防治
  (1)预防: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 
  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
  (1) 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者体内产生过敏性抗体。
  2.症状: 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中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防治
  (1)预防:①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②献血员在采血前4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2) 处理:
  ①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②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
  ③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或地塞米松等
  (三)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1. 原因:
 (1)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
 (2)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血温过高,输血前将血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染均可造成溶血;
 (3)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4)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液
  2. 症状:典型的症状在输入10-20ml血后发生,随输入血量增加而加重。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
  第三阶段,因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治 
  1.预防: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