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Plt)的数量或质量异常可引起止血功能障碍而发生出血性疾病,妊娠合并此类疾病在临床并不少见,且此类疾病易引起孕妇流产、早产、胎儿及围产儿死亡,产妇多部位出血等。 近年来,浓缩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防止分娩过程中的大出血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笔者对8名产科患者给予浓缩血小板输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产科病8例,年龄25~32岁,其中妊娠合并再障,脾功能亢进,白血病(慢粒),先兆子痫及不明原因各1例,合并ITP者3例。所有患者,除有妊娠各期的症状外,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Plt(13~51)×109/L。8例中有3例行剖宫产术,3例经阴道分娩,7个胎儿全部成活(其中有1对双胞胎);1例孕妇7周行人工流产术,1例孕妇30周行水囊引产术。 2 治疗结果 入院后患者先行产科检查,针对病情做出处理,依据患者血小板数目及是否剖宫产,酬情输注血小板,一般产前1次输注12U,连续输2~3d。然后行剖宫产术或阴道助产,术(产)中又依病情输注Plt 12~18U不等。对于Plt>50×109/L的患者,产前未做特殊处理。患者产后Plt<30×109/L 的,酬情给予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治疗后平安出院(附表)。 附表 8例产科病例产前、中、后输注Plt后的情况
*流产和引产 **剖宫产 3 讨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血小板的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分娩时患者易存在着产道裂伤出血,子宫出血,剖宫出血,内脏出血,胎儿及新生儿死亡以及感染,颅内出血等等潜在的危险[1]。治疗上对早期妊娠者应向其讲明原因终止妊娠(病例3),对晚期妊娠或临产前孕妇,可以输注浓缩血小板,对ITP患者并用静滴丙种球蛋白、激素等治疗来提高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以免发生大出血。 妊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分娩时存在着各种出血的可能[2],除了对Plt在20×109/L左右的患者进行了浓缩血小板输注外[1],对剖宫产及引产的产妇(Plt<45×109/L)也进行了输注[3]。患者血小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达到50×109/L以上,除病例3外,术中(产中)也进行了不等量的输注,6例中无一出现产后大出血,情况良好(病例6转入本院时已进入临产状态,所以产前未输注血小板)。8名患者在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产后(术后)出血量小,止血及时,这些病例的血小板输注是有效的。一般认为血小板抗体和HLA抗体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1,4],而抗体的产生与输注次数有关,且呈正比关系,因此对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方法是,连续几天大剂量输注,使其数量短期内达到一定水平,从而保证血小板的数量,预防和减少输注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