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 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 微生物类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时间:2013-09-28 20:02来源:定向点金《临床实验室》 点击: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AMI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MI患者21例作为研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浆Fn的水平。并且与健康成人(对照组23例)做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6.25±2.98)h后血浆中Fn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2.51±31.52)mg/Lvs.(229.47±20.67)mg/L,P<0.05)],在(16.17±2.14)h后血浆中Fn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99.48±106.55)mg/Lvs.(229.47±20.67)mg/L,P<0.05]。结论 血浆中Fn的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对预测及诊断AMI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肌梗死;纤维蛋白;早期诊断
 
       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关键因素,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浆中纤维连接蛋白(Fn)是参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但是其参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中,对AMI患者血浆中Fn水平的变化,结论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李庆生等的研究表明,AMI患者血浆中F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国外学者Orem等研究也发现,AMI患者血浆中Fn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是李凤等研究表明,AMI患者血浆中F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以上研究仅就AMI患者心肌梗死后的某一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不能明确反映AMI患者血浆中Fn水平动态变化规律。为了明确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血浆中Fn水平的变化趋势,本文旨在研究AMI患者血浆中Fn水平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其水平高低在AMI中的价值。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组AMI患者均为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急诊入我院心内科,男13例,女8例,平均(64±11)岁,并经过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确诊为AMI。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平均(61±12)岁,均为非特异性胸痛的患者,且均经冠状动脉CTA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损害,及肿瘤和感染等可能影响血浆中Fn水平的因素。
       1.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采血,此后AMI组患者每隔24h采血1次,连续采集到第5天。血标本均用抗凝管收集后用离心法收集血浆(3000r/min,离心15min),然后放入0.1ml的微量离心管中,-80℃冰箱中保存。标本收集完成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Fn的水平。检测Fn的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同时所有患者均做血常规、血脂、血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常规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及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各个统计指标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一般临床资料 在生化指标中,AMI组的HDL和PD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的NEU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的R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的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变化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