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试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测项目,血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的保障。作为血凝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应用广泛。由于凝血试验与一般的检验项目测定不同,其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当其启动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因此,对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掌握和了解影响血凝试验相关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血凝试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样的采集与处理 1.1 采血技术 1.1.1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因为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会激活或干扰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酶原等成分。 1.1.2 患者应空腹。进餐后,血中的乳糜微粒等将对血凝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1.1.3 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源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 1.1.4 压脉带不应扎的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压力大及束缚时间过长可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和内皮细胞释放T-PA,后者可引起纤溶活动增强。 1.1.5 采血速度要适当,若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Ⅲ变性。因此,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 1.1.6 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NCCLS推荐使用带塞塑料或聚乙烯试管采血,因不带盖,血浆pH值升高,影响试验结果。 1.1.7 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朱忠勇报道[1]: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第三管与第一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TT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这可能与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有关。因此,采多管血样时,血凝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 1.2 标本运输、保存与处理 标本应随采随测,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血液一旦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离体的时间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在原血浆管置室温2h测得的结果与立即测定的PT、APTT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分离出血浆的试管置室温2h所测结果与立即测定PT、APTT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2],因此,凝血试验应在室温保存4h内完成,不能完成4℃冰箱保存,24h内完成。-20℃保存标本需1周内完成,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3]。血液离心是凝血试验标本处理的关键步骤,离心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使标本成为乏血小板血浆,以便排除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试验的影响,有报道认为[4]标本离心的相对离心力RCF≥2000g,离心时间不少于15min为宜。 1.3 抗凝剂的选择 抗凝剂的选择对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根据ICSH及ICTH推荐0.01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橼酸钠对Ⅴ、Ⅷ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测。而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肝素可与AT-Ⅲ作用抑制凝血因子的反应,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且对Ⅴ因子保护性差。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相当准确,应按9∶1比例混合,9份血液准确地讲是指9份红细胞压积正常血液中血浆的量而言,抗凝剂只对血浆起作用,如抗凝剂加入不准确和由于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浆量的变化而引起抗凝剂在血浆中绝对含量改变,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当HCT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应用计算公式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以保证抗凝剂有血浆中的绝对含量不变[5]。公式:抗凝剂用量(ml)=0.00185×全血量(ml)×(1-H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