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细菌。据近些年的报道,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危害性越来越大。肠球菌往往对抗生素耐药或高度耐药,实验室能否准确检出耐药菌株对抗感染治疗的成败十分重要。针对肠球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国外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确定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案。以下将有关问题作简要介绍。 一、临床常见的肠球菌 肠球菌原属链球菌属,自1984年独立新菌属以来,至今起码有19个菌种[1,2]。1990年Ruoff等[3]研究了临床标本中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分离到8个菌种,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绝大多数,见表1。还有鸟肠球菌(0.3%)、坚肠球菌(0.3%)、母鸡肠球菌(1%)、酪黄肠球菌(1%)、空肠肠球菌(0.3%)和棉子糖肠球菌(0.3%)。1992年马俊春[4]也做了相似报道。 表1 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
各种肠球菌的分布状态因抗生素的使用发生变化。以万古霉素作为治疗感染的首选药物,造成万古霉素耐药菌种的增加。Boyle等[5]观察到1990~1992年3年间屎肠球菌逐年递增,分离率分别为10.9%(1990年)、26.0%(1991年)、34.0%(1992年)。 二、肠球菌的耐药特点 肠球菌的耐药特点主要表现在青霉素、氨基糖甙类药和万古霉素[6]。对青霉素敏感的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8μg/ml, 如MIC>16 μg/ml,定义为耐药。多数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系产生了β-内酰胺酶。有部分不产生β-内酰胺酶,但MIC>128 μg/ml,是由于产生过量的慢反应青霉素结合蛋白(PRS)。对这种高度耐药的菌株, 青霉素与氨基糖类联合用药也无作用[7]。 一些肠球菌株对氨基糖甙类药物表现高度耐药,MIC>2 000μg/ml。这一现象称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HLAR)。HLAR是因细菌产生了多种氨基糖类修饰酶(AME)。一种AME可起到对多种氨基糖类药物耐药的作用。一株细菌可以同时产生几种AME,表现出多重耐药。HLAR菌株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屎肠球菌的AME基因位于染色质上;其他肠球菌的则位于质粒上,并且能够在不同菌种间传播耐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