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血常规也能洞察大病征兆(2)

时间:2010-04-26 16:09来源:文汇报 点击:

    
    快,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浮动。根据医学的统计,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前,需要一个信息收集过程,其中20%的信息来源于检验、影像等医学辅助科室。检验的质量是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之一。
    
    中山医院近日通过的ISO15189国家认定标准中,要求检验人员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记录在案,甚至包括开机、机器运行情况等细节。1个检验员每天的记录数据要写满20余张A4报告纸,而这些密密麻麻的报告纸就意味着质量。
    
    潘柏申已经连续多年参加国际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比对,这也是国际最高级别的比对。组织者会在一年内的任一时间发出同一标本,请全世界各实验室检验,最后评比。“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各项比对的质量均在前10%之内。”潘柏申很自豪地说。
    
    校准,还意味着更多地与患者沟通。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检验医学里70%的误差可能发生在检验之前,因此向医生、患者宣教,成为确保检验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在检验血脂指标前一天晚上,人们过去被告知“清淡饮食,不吃肥腻的东西”,可这些观念早已被淘汰,潘柏申说:“正确的观点是,普通饮食,不必刻意。”而且空腹验血时间应该不低于12小时,却也不能高于16小时。
    
    这些宣教内容被贴在中山医院检验科的走廊墙上,也被反复告知给临床医生。“实验室是临床医学幕后的角色,但这个幕后角色需要格外的科学和严谨。”潘柏申认为自己应该当一个悄无声息却非常可靠的螺丝钉。
    
    本报记者  施嘉奇
    
记者手记
    
    检验医学是一个不太为外人所知的医学领域,但它的品质却与每个病人密切相关。到2015年,上海95%的三级医院以及50%的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实验室,都将向“国家标准”迈进。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幕后检验科室都愿意像中山医院检验科一样付出极大的努力。
    
    在中山医院采访时,记者巧遇本市某医院检验科主任带领的学习队伍,这位主任边参观边说:“其实这个标准很容易,我们学一下流程,拷贝一下就可以了。”如此学习态度学得的成果,最终只会“得其皮毛,失其精髓”。
    
    近年来,中国医药领域的“国家标准”层出不穷,所起到的规范行业质量效果却并不理想。此番医学实验室“国家认定”过程,不应再重蹈覆辙,医疗质量监管者要真正推动此项工作,不应求速度,而是应该靠质量,才能真正提高上海医学整体检验实验室水准,起到辅助临床提高医学质量的作用。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