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采集时的体位
人的体位改变,也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也包括一些血液成分的改变。比如白蛋白,在取坐位或站位时所取的血标本,其测定参考值约为37~52g/L,而取卧位时所采标本测定的参考范围为30~50g/L。其他一些血中化学成分也有相似变化,从站位改为卧位时,所采标本之测定值有降低趋势,所以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三) 采集标本的方法
在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尤其在采集静脉血时,许多因素可引起测定值的改变。如应用止血带的时间,止血带的压迫可以使静脉扩张、淤血、使压迫处的液体由血管内漏出,从而影响被测物的浓度。如BUN在系上止血带后80秒,浓度即开始下降,120秒~200秒时可下降4%,到240秒时又会恢复正常。在系止血带3分钟后,Alb、Ca、ALP、AST、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其中尤以AST最为突出,在系止血带40秒,即可上升16%,到200秒时可上升25%。1988年有人报道,抽血用针头过细,可使血K+浓度升高。所以在采血时,应尽量缩短系止血带的时间,注意采血的体位、部位、针头的粗细、血液流出的速度等等。
三、标本处理
(一) 抗凝剂
需用血浆或全血作为测定物的标本,应预先加入合适的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有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肝素等。选择使用合适的抗凝剂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①含有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