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11-07-04 00:12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选择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份治疗量血小板。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采集3 615例,对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预防和总结。结果发生献血反应39例,占1.08%,轻度25例,占0.69%;中度9例,占0.25%;重度5例,占0.14%。39例发生献血反应者中,其中枸橼酸钠中毒19例,占0.53%;精神因素(紧张、恐惧)6例,占0.17%;身体因素(空腹或饥饿、过度疲劳、进食过饱等)8例,占0.22%;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连锁反应)6例,占0.17%。献血反应与单采机器的类型、献血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采集的治疗量(单份或双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重较大(≥55kg)、有献血经历、身体综合素质较好的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同时做好献血者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预防献血反应和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预防
作者:陈丽丽,王照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献血服务科,221006 
 机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主要形式之一,由于纯度高、治疗效果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临床,且采集量逐年增加。但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特别是采集双份治疗量血小板,因处理血量多,所需时间更长,故献血反应时有发生。为更好开展此项工作,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统计了我站近一年多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并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采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3 615例,其中男2 378例,女1 237例。健康检查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机采血小板献血标准:年龄18~55周岁,体重女性≥45 kg、男性≥50 kg,献血间隔期大于4周。机采前对献血者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150×109/L,Hct≥0.36,初筛HBsAg阴性,ALT<40 IU,1周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阿司匹林类药物)。
  1.2方法仪器和试剂:(1)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的MCS+多功能血细胞采集仪(美国Haemontics公司)、Trima Accel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及其各自配套的一次性使用管路。(2)ACD-A抗凝剂500 ml/袋(配方:枸橼酸8.0 g/L、枸橼酸钠22.0 g/L、葡萄糖24.5 g/L);0.9%生理盐水500 ml/袋(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使用),两种溶液皆由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葡萄糖酸钙10 ml/支(含钙1.0 g),由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采集方法:采集前将供血者血小板计数、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设定程序,设置全血:ACD-A抗凝剂的比例为10~11∶1。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2.5×1011/L,容量为250 ml左右,双治疗量血小板剂量为5.0×1011/L,容量为500 ml左右。献血者随机选择机器采集。严格执行机采血小板操作规程,采集过程常规装机、初始化,均采用单针循环采集。(4)采集速度:男性100~120 ml/min,女性80~100 ml/min运行。(5)采集原理:(以MCS+为例)先将抗凝血抽入一次性采集离心杯,分离成不同的成分,离心杯达到其采集容量后,血细胞采集仪自动识别所需成分,将其从离心杯排出,流入采集袋保存,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者。再抽血、分离、回输,如此循环反复进行,直至采集到所需剂量。
  1.3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仅有口周麻木,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心跳加快,眩晕或连续呵欠等现象;中度:除轻度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血压下降等;重度:除轻、中度症状外,还可出现意识模糊,晕厥,惊厥,心律不齐、意识障碍、抽搐、心音低钝、血压下降、脉细速等症状。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