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研究

时间:2011-01-07 19:01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摘要】  目的 研究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29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检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129例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81例,其余48例为非冠状动脉病变为。81例确诊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6例,(69.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显著增高(P<0.05)。冠心病患者无论有无颈动脉病变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DLC是发生冠心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检测血脂水平及颈部血管病变是早期发现冠心病的必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冠心病;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张若青 杨春燕 胡静 张莉    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幸福检验网感染作者对论文的分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多基因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各种脂类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1]。本文选择12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通过测定颈动脉病变并同时测定其血脂各成分,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在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9例,其中男69例,女60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1±8)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于后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各例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1例)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48例)。
  1.2 颈动脉超声检测 由专人操作HP 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探头频率7.5 kHz,血流声束<60°C,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内容: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IMT≥1.3 mm定义为动脉粥样斑块。
  1.3 血脂测定 采集静脉血标本,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I)的含量,血脂测定血标本于30 min内离心,分离血清,置 -70℃冻存,于1个月内进行血脂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6例(69.1%),无颈动脉粥样硬化25例(30.9%)。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例(16.7%),无颈动脉粥样斑块者40例(83.3%)。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显著增高。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关系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血脂与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无论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颈动脉粥硬化的关系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改变,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2]。国内已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一致性[3]。在本研究中,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占 69.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与上述结论一致。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