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探讨可能的防护方法,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7 089份急诊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快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7 089份急诊手术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快速检现特异性分别为99.67%,99.55%,99.79%和99.76%;灵敏度分别为68.97%,62.74%,88.89%和70.37%;检测效率分别为97.59%,98.74%,99.76%和99.65%。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尤其是麻醉手术科和外科医护人员,容易遭受输血传播疾病的暴露,具有很高的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护安全教育,预防事故发生。 【关键词】 输血传播疾病(TTD);标志物;快速检测;职业暴露
作者:邢颜超,程维兴,杨柳,冉继华,陈红
因职业接触而感染输血传播疾病(TTD),一直是威胁医务人员自身健康的严重问题。针刺、尖锐器具刺伤事故从广义上说属于接触感染,大多为病毒性疾病的传播,TTD是一种致命的慢发性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预后不良。因此医务人员应重视职业暴露的问题,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上TTD。笔者对近6年来开展急诊患者快速TTD标志物检测,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加强职业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999年10月—2004年12月本院急诊患者血清或血浆标本7 089人份。
1.2 检测试剂与仪器 患者血清或血浆标本检测共选用了多家快速检测试卡,均为合格产品。多批次、多厂家ELISA诊断试剂盒均通过国家批批检。因检测时间跨度较长、检测试剂多厂家、多批号,每一时间段又根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相关信息以及各厂家试剂质量控制结果选择产品,因此,有关试剂厂家、批号无法一一列举。HTⅡ型酶标仪(奥地利);BRIO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意大利):STAR样品处理系统、全自动FAME酶免分析系统(美国曼哈顿)。
1.3 方法 7 089份标本在不同时间段采用了不同快速检测试剂厂家检测卡检测,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对所有快速检测标本均进行ELISA检测。抗HIV阳性结果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IV确认中心和全军HIV检测中心结果为准,阴性结果以ELISA诊断试剂检测结果为准。
2 结果
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表1 输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快速检测结果(略)
注: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快速检测结果均与ELISA对照。www.xf366.com
3.1 TTD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TTD传染源可以来自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对医务人员主要传染源为血液。对医务人员HIV的感染途径是:术中锐器伤:针刺伤,手术刀、剪、布巾钳、克氏针、骨折碎片刺伤等;溅污:术中出血,骨科力量性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可以造成医务人员的眼晴、皮肤、黏膜的污染;浸泡于血液和体液:手术衣双前臂及身体前部被血液或体液浸湿后,皮肤长时间与污染的手术衣接触。对医务人员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针刺伤。对卫生防疫和输血工作者来说,HIV感染主要来自针刺皮肤黏膜损伤。
3.2 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发生事故感染 TTD的危险度当患者处于早期和晚期阶段,血液中TTD病原体数量相对较多,传播的危险性也就更大,其中有些病人已经知道感染了TTD,但有些病人并不知道。医务人员危险性的程度取决于人群中TTD患者的流行程度、参加的手术数量与时间以及从业时间的长短。尽管有实心针(缝合针)刺伤皮肤而致TTD感染的报道,其实实心针的危险性是空心针的十分之一,因空心针能注入医务人员体内较多的血液。据有关研究,每次接种含HIV血液量须达112 μl才能引起感染,偶尔注射针头不慎刺伤而接种含HIV的血液,其量甚微,每次注射针头损伤所接种的平均血量为1.4 μl,这些血量比可能引起感染的需接种的量低约80倍,而实心针的含量会更低,故其感染的危险性不大。溅污和浸泡是可能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的其他途径,曾有1名护士因大面积接触血袋流出的血液而被感染HIV的报道。有研究报告,在职业感染病例中,约90%是由针刺或其他外伤引起,少数可通过皮肤和黏膜同污染血液接触感染,美国一刺伤统计组数千名医务人员被含HIV血液的针刺伤,其血清转化率为0.355%,另一统计组为0.2%,因而职业性接触很少造成HIV感染[1]。经过皮肤或者黏液暴露在HIV病人下,医疗工作者的发病率<0.5%[2]。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有被病人血液或黏液污染的可能,这已成为事实,假如手术室的病人传播HIV的占0.4%,那么一个外科医生工作30年感染HIV的机会就是0.3%[3]。Ippolito G等研究了全世界94个文献中的170个病例,经过皮肤损伤后接触AIDS的血液,多数病例发生在护士、助产士和外科医生身上[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