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体位改变对血流变14项指标参数的影响(2)

时间:2010-04-05 10:06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3 讨论

    血液流变与心、脑血管、肿瘤等发生发展有关,多种疾病在其症状出现前已有血液粘滞现象出现。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除疾病因素外还与体位、季节、性别及年龄等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系统论”认为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系统生物学已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本课题通过对以不同体位为核心的多项因素作了研究。表1结果表示:体位改变能引起血液流变14项指标的显著变化,坐、卧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01) 10项指标平均偏差10.66% ,表3门诊与病房配对资料同样显示10项指标平均偏差达13.91%,其原因之一即是门诊病人采取血液标本时体位以坐位为主,而病房以卧位为主,这一结论和我们以往研究的体位改变能影响生化等诸多血流指标结论相同。其原因似与地心引力使血液组分重新分布有关。直立后血浆总容量比卧位平均减少约12%,在重新分布过程中物质的流动又受管壁半透膜作用,小分子物质比大分子渗透快,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达到新的平衡。从图1、图2可发现:从站、坐到卧位,检测结果改变是渐降或逐升,改变体位15 min差异已极显著P <0.01,15~30min内逐步稳定,也提示了体位改变所致的血液流变各参数变化是迅速而相对的。从站姿到卧姿有10项指标渐降,最高为站姿,卧姿最低,但也有4项(血沉及其K方程,红细胞电泳及其变形指数)完全相反。表2说明:季节对血液流变有一定影响,主要冬季室温低,血管收缩,血浓度高,夏天则反之,但无论什么季节和群体,系统误差可以抵消,坐、卧姿引起的偏差,始终存在一定的数学相关,平均r =0.97,最高项目r =0.99。体位改变对血液流变影响是系统的,血细胞容积浓度是“骨牌效应”之首,血液粘度是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容积浓度的函数,而后者受细胞变形性、聚集性作用影响,红细胞压积是影响全血粘度最重要因素,在各种切变率下,血粘度都随红细胞压积增加而增大,其增加程度与红细胞压积成正比。卧姿时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压积减少,“骨牌效应”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浆粘度下降、血沉加快、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升高等。卧姿标本血液稀释红细胞数和各种蛋白比例下降,血细胞下沉加快、结果增加4.80%,血沉K值增加13.86%。同理,卧姿时,稀疏的血液环境,为红细胞变形、红细胞电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变形指数增4.85%、电泳指数升9.47%。同一体位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粘度主要指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全血粘度三项毛细血管血浆粘度及还原粘度(低切)等5项平均高12.2%,因此建立不同性别、体位的参考范围是必要的。2865例卧姿男女血粘度5项主要指标显示男比女平均高12.16%。体位引起的生理变异已超越室内误差的2倍,提醒人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国内、外还未建立不同体位正常参考范围前,用坐、卧姿各项目的差值纠正, 分析卧姿结果时, 对主要指标加10%左右能反映病人实际水平,这无疑是实现该领域循证医学的一项举措。

    体位改变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属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作用,如将其作用机制引入到对各种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可能有利于开辟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