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清转氨酶升高增加脑出血危险

时间:2010-03-24 11:25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韩国Kim等报告,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可能是颅内出血(ICH)型卒中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转氨酶水平高的男性是ICH的高危人群。[Stroke 2005, 36(8):1642]

研究者对108464名韩国男性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将住院、死于缺血型或ICH型卒中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作为研究终点。

  结果显示,在10年(1993-2002年)随访中,共发生3022次卒中事件,其中缺血型卒中1728次,出血型1051次(ICH 718次,SAH 222次)。校正年龄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血清转氨酶水平与ICH呈独立正相关。

  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35 IU/L时相比,其水平为35~69 IU/L 及≥70 IU/L时,校正的ICH相对危险分别为1.49和4.21;相应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ICH相对危险分别为1.34和2.89。肥胖程度、血压、空腹血糖、酒精摄入和随访时间长短均不会影响上述相关性。体质指数并非ICH的重要危险因子,在体质指数低的男性中,血清转氨酶水平与ICH同样相关;与酒精摄入相比,转氨酶水平与ICH的关系更密切;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与转氨酶水平升高有关,但这些因素对该研究中转氨酶水平与ICH之间的关系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转氨酶异常的男性发生ICH的机制不明。结果还显示,ICH的发病率在转氨酶水平正常或升高的女性中并无差别。这种性别差异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解释:(1)ICH的绝对发病危险与性别有关;(2)性别不同,转氨酶升高的根本原因也不同;(3)该研究中女性样本量不足。

  研究者指出,有必要对男性ICH高危人群的其他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可变因素加以行控制。

  点评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转氨酶这一反映肝功能的常用指标与脑出血发病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临床意义较大。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