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Loss of MiR-122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enhances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through cyclin G1 modulated P53 activity”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小分子RNA:miR-122在乙肝病毒复制,以及持续感染途经中的新调控作用,这为进一步了解HBV病毒的持续感染机制和肝癌发生途径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阐释,同时提出miR-122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潜在新一代药物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公布在Hepat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研究员,孟颂东研究员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与肿瘤免疫。研究热休克蛋白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中的调控机制,相关治疗性疫苗的研发;非编码RNA对乙肝病毒复制作用,对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全世界有3.5亿人慢性感染乙肝病毒(HBV),在我国感染人群约9300万,乙肝慢性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肝纤维化、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感染的结局和疾病转归。然而,迄今为止,病毒逃逸宿主防御及乙肝慢性化机制并不清楚。因此,研究病毒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及病毒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设计治疗慢性乙肝的新的靶向药物。
microRNA-122 (miR-122)在肝脏中特异性表达,而且是肝细胞中丰度最高的小RNA,在肝脏功能和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miR-122作为宿主限制性因子明显抑制病毒复制,而在乙肝慢性感染中由于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引起miR-122下调。进一步研究查明,miR-122通过cyclin G1/p53通路对病毒复制起调控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乙肝感染慢性化的新机制:乙肝慢性感染下调宿主限制性小RNA,通过miR-122-cyclin G1/p53-病毒增强子通路促进病毒的表达与复制。这为进一步了解HBV病毒的持续感染机制和肝癌发生途径提供了新的依据和阐释,同时提出miR-122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潜在新一代药物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孟颂东研究组去年还获得了热休克蛋白gp96抗乙肝病毒方面的系列进展。他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对gp96免疫活性起负调控作用,之后进一步查明清除Treg可显著提高gp96的T细胞免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为提高gp96疫苗的免疫活性以及目前gp96作为肿瘤自体疫苗在临床中治疗肿瘤提供理论指导;通过乙肝病毒(HBV)转基因鼠模型,发现gp96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可有效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gp96佐剂疫苗能有效激活HBV特异性T细胞,并降低转基因鼠Treg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