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好医生啥病都能看,没必要说的太清楚 许多病人错误地认为,好医生应该像传说中的老中医那样,看一眼就能知道啥病情。事实上,病情描述对诊治方案至关重要。医生根据你的患病时间、症状,正在服用的降糖药物、服用的时间、剂量,近期的血糖变化等详尽描述,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以及后续方案调整。因此,糖尿病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详细记录病情的点滴变化。最好做一个表格,明确标示时间、血糖、服用药物情况,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误区二 别人用效果好、价格高的药物就是好药
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环节,因此,口服降糖药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发病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的不同,需要患者服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有些患者,每次见到有新药就想去试,频繁换药;有些患者喜欢跟风,看见别人用某种药效果好,也去试用。大多口服降糖药的降糖作用都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用药后常常要观察一段时间。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的最大降糖效果。理想的办法是根据血糖水平,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明显,进口药一定比国产的好。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药物的价格不能作为选择用药的依据。
误区三 一种药物降糖效果不好,就用两种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联合两种、三种甚至四种口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达到一个“累加效应”。殊不知盲目联合用药,不但不能增加药效反而使药物的“副作用”累加。临床上主张的药物联合应用原则一般是:同一类药的不同药物之间避免同时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可以两种或三种联用;胰岛素可与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同用。不同类型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合用可起到药效互补的作用,从而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更大的降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