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血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2、临床表现 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常发生迅速,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出现。早期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寒战;面部潮红;低血压;腹、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喘息、呼吸困难;焦虑、输血处疼痛难忍;少尿、无尿。迟发症状主要包括全身性出血倾向,严重者由于大量血红蛋白流入血液,出现血红蛋白血症及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或葡萄酒色,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激活神经内分泌、凝血系统,病人产生DIC,出现紫绀,甚至休克,导致死亡。 3、临床处理和预防措施 临床上一旦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停止输血;(2)维持静脉血管可介入,输0.9%生理盐水;(3)监测呼吸、肺功能,采用吸氧或肺动脉插管通气;(4)监测血压,维持血压,扩容;(5)监测肾功能,维持排尿,可采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甚至透析;(6)监测凝血状态,若出现DIC,可考虑给予肝素、血小板和FFP;(7)留取血标本送检验科及血库,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确认ABO血型、血细胞计数、胆红素和肌酐水平、DIC评价;(8)检查整个输血过程包括重复交叉配血试验、患者ID。 目前,临床上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发生率为1/6000~1/25,000。为了有效防止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应积极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实施输血治疗方案的质量保证;(2)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正确;(3)红细胞制剂的质量保证。 三、急性血管外溶血反应
急性血管外溶血反应是由IgG类抗体引起的免疫系统介导的溶血反应,主要由Rh血型、Kell血型、Duffy血型和其他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引起的红细胞在血管外被捕获,缩短了输入红细胞在体内的寿命。 2、临床表现 急性血管外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相对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虚弱乏力、周身不适、头疼、发热、血比容降低、高胆红素血症、DAT试验阳性。 3、临床预防措施 临床上对急性血管外溶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输血治疗方案的质量保证;(2)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正确;(3)采用自身输血;(4)进行抗体筛查,根据抗体筛查指导输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