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自体输血在出血性手术中的应用

时间:2010-09-12 15:42来源:未知 点击:

 [摘要]  外科手术,特别是出血量较大的急诊手术、术中出血较多的心内直视手术、以及颅脑外科手术等用血量大,一直是医疗中棘手的问题,而随着人们对输血所带来并发症的重视, 以及近年来血源不足及合理输血、血液保护等,使得自体输血成为主流。本文就自体输血在临床应用,特别是大出血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自体输血;手术;大出血
   
  自体输血作为一种输血方式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但真正受到重视并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艾滋病的出现才逐渐成为现实的。促进自体输血使用的原因是异体输血可能带来手术后细菌感染的增加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相对于用血量的增加,合格、自愿和健康的献血者日渐减少[1]。自体输血技术在国内手术中应用也逐渐增多,并被普遍关注和接受。


  1  自体输血的意义及应用概况


  自体输血由于安全、可靠,已上升到重要的位置。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择期手术中使用非常广泛,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的患者约60%输的是自体血,日本自己备血2~3个单位的病例已达80%~90%[2]。我国1998年实施的《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输血……”,稀有血型患者择期手术,自身输血几乎是备血唯一方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而自体输血比异体输血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①自体输血设备简单,为无供血条件的地区开展外科手术创造了条件;②可以避免输血的疾病传播,如: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等;③可以避免输异体血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避免异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蛋白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避免异体输血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过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避免异体输血的交叉事故;④多次采集自体血,可刺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再生,使患者采血后造血速度更快,对患者术后愈合有利;⑤节约血资源,缓解血液的供需矛盾和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困难;⑥降低输血的费用,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2  自体输血的应用形式


  自体输血有3种主要的应用形式:储存式自体输血(predeposit autologous transfusion,PAT)或预存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salvaged blood autotransfusion,SAT)、稀释式自体输血(hemodilutional autotransfusion with stort-term storage,HAT)。
  2.1  储存式自体输血(PAT)
  2.1.1  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应用范围  适应症:年龄13~65岁,心、肺、肝、肾、脑功能基本正常;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女性Hb>110 g/L, 红细胞压积(Hct)>0.34;孕妇Hb>110 g/L,无任何并发症,无严重的血液动力问题和严重献血反应史[1],特殊患者视具体情况而定。采血量要少于体内总血量的12%,1次最多采400 ml,体重低于50 kg者则以每少0.5 kg少采4 ml计算。2次采血间隔>3 d,一般情况下,应在采血后1周进行手术,术前3 d停止采血[3]。储存式自体输血禁忌症为:有严重心脏病,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贫血,阻塞性肺病,发热,菌血症,患者体质较差,患免疫性疾病,有活动性感染,凝血因子缺乏,患恶性肿瘤等[4]。
  2.1.2  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方法  ①“蛙跳”式采血储存较大量的自身血液,适用于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备血量根据具体病情和采用的红细胞保存时间进行调整。每次采血、备血均一次完成,首次采集400 ml,3 d后将第1次所采血回输的同时加量采血,如回输400 ml,同时采出600 ml;3 d后,将第2次采的600 ml血回输的同时再多采300~400 ml (约1 000 ml)。这样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能采集较多且新鲜的全血。将采集的血液置血袋中,于4℃储血冰箱内保存,待术中或术后将血液回输给患者。此法储存自身全血最大量可达到2 000 ml [5]  ,大大缓解了心脏外科手术的用血量[6],同时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4,7]及成功应用在Rh阴性妇女分娩术中[8]。②直接采血储存少量自身血液,适用于预计出血量和需要备血量较小的患者。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