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着丝点抗体:其靶抗原是着丝点蛋白CENP-A、CENP-B和CENP-C。该抗体与硬皮病局限型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CREST综合征,即钙化症、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趾)症及毛细血管扩张。该抗体在PBC中亦较为常见,可以为PBC提供预后信息。此外,该抗体还见于SLE等疾病。 抗SCL-70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核仁型,其靶抗原是拓扑异构酶Ⅰ。该抗体是硬皮病弥漫型较为特异的抗体,并常预示着预后不良。此外该抗体也可出现与多发性肌炎、IgA肾病等患者。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抗PM-SCL抗体和抗RNA多聚酶抗体:此三者抗体均多为ANA中的核仁型。抗原纤维蛋白抗体的靶抗原是U3nRNP,抗PM-SCL抗体的靶抗原是核仁中的颗粒成分,抗RNA多聚酶抗体是RNA多聚酶Ⅰ和Ⅲ。此三种抗体在硬皮病中亦较为常见,亦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其靶抗原是参与DNA复制的一种辅助蛋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敏感性很低,在平时检测中很少见,也很少见于其他疾病。 此外还有抗中心粒抗体、抗纺锤体抗体、抗核仁形成中心抗体、抗Ku抗体、抗Mi1及Mi2抗体、抗分离带抗体等等,但这些抗体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或尚缺乏特异性。 二、抗细胞浆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AMA):其靶抗原是线粒体内、外膜蛋白,目前共发现9种亚型(M1-M9)。该抗体是PBC敏感而特异的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已成为PBC的三个诊断标准之一。其中,M2、M4和M9与PBC关系密切, M2型更为特异,M4型常与M2并存,而M9型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但AMA的分型与滴度对判断PBC的预后并无明显意义。此外,极少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病毒型肝炎也会出现AMA的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与PBC重叠现象。 抗肌动蛋白抗体:其靶抗原为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等多种细胞骨架成分。该抗体多见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偶见于病毒性肝炎、PBC、炎症性肠病等。 抗Jo-1抗体:其靶抗原为组氨酰-tRNA合成酶。该抗体多见于多发性肌炎(常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抗核糖体抗体及核糖体P蛋白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 抗高尔基抗体:其靶抗原为十几种高尔基体成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该抗体并不罕见,只是并不特异,可见于SLE、干燥综合征、IgA肾病、病毒性肝炎等多种疾病。 此外还有抗溶酶体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等等,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三、组织(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分三类,LKM-1靶抗原为P450ⅡD6,LKM-2的靶抗原是P450同工酶,LKM-3的靶抗原是UDP-葡萄糖醛基转移酶。该抗体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较为特异性的标志物,病毒性肝炎亦可检测到该抗体,但滴度明显低于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其靶抗原是肝细胞角蛋白8/18。该抗体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抗肝细胞膜抗体:特异性较差,常见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在其他肝病中亦可出现。 抗平滑肌抗体:其靶抗原是肌动蛋白。临床意义同抗肌动蛋白抗体。 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可见于各种肝病。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该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病、原发性黏液性水肿等。也可见于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以及甲状腺肿瘤等。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其靶抗原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该抗体临床意义基本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相同,但该抗体亦可出现于正常人。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联合应用,对诊断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均为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该疾病的诊断。但二者均为阳性,并不能排除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