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 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 微生物类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骨髓细胞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时间:2010-09-18 18:11来源:幸福检验 xf366.com 点击: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

   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

  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 

【骨髓检查的临床意义】

粒细胞系统病变:

   原始粒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始粒细胞>0.30,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原始及早幼粒细胞>0.20,这二种情况有时难于鉴别,但一般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类白血病反应时,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一般<0.20。

   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M2b即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且伴有明显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中性中幼粒细胞一般>0.3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较明显增高。

   中性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包括细菌、螺旋体、病毒和原虫等),代谢障碍(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痛风等),某些药物和毒素的影响(如汞、毛地黄中毒、注射异种蛋白等),严重烧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迅速生长的消化道肿瘤,此时中性中幼粒细胞也呈不同程度升高。

   啫酸性粒细胞增多:   多见于过敏性疾患,寄生虫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嗜碱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深部X线照射反应后,肥大细胞增多症等。

   粒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化学、物理因素及严重感染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此时可见有粒细胞成熟停滞及粒细胞形成的异常,可见中毒性颗粒及空泡等。

   红细胞系统的病变:   幼稚红细胞增多: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等,以中幼红及晚红细胞增多为主。

   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增多,见于红血病及红白血病(M6),并伴有红细胞形态异常,如多核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样改变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见巨幼红细胞增多,并伴有粒细胞系统的巨幼变,可见巨中幼粒及巨晚幼粒细胞,巨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分节过多。

   幼稚红细胞减少:   见于纯红细胞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部分重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粒、红细胞系统均增高。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