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而标本采取与处理不符合要求,则细菌培养的结果毫无意义。如标本采取或处理失当,造成污染,甚至使检验结果给临床以误导,延误对患者的正确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的主编Patrick R Murray在书中提出“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如今,全面的检验保证系统更加重视分析前与分析后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微生物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对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质量保证。
一、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实施有效的抗菌治疗,从而有助于治愈率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降低。 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个小时为宜。 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两次。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h后再抽血2次。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国外有人统计1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80%,2次检出90%,3次检出99%。国内统计17家医院1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家医院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14.8%。 3、采血部位: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群污染的可能。要避免从血管插管内取血,因插管常被污染其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能确定病原菌的有力证据。 4、采血量:成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血液中含菌量较少,平均1~3ml血液中仅有1个细菌。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成人一般为10ml,新生儿与婴幼儿为1~2ml。有人引述多篇文章指出:对成人每增加1ml血量平均能提高阳性率3.2%。 5、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质量对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售培养基良莠不齐,选购时要慎之又慎注意质量,以知名大厂家生产为益。国内报告应用不同培养基的两组血培养结果,1组阳性率为9.7%,另1组为16.1%,可见培养基影响之大。抗凝剂现多用聚茴香脑磺酸钠(sodium polyanethol sulfonate SPS)浓度为0.025%~0.05%。因兼有抗凝、抗补体、抗吞噬几拮抗某些抗生素的作用,故较其他抗凝剂为优。 6、培养条件:尽管病原菌仍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但亦有少部分为真菌、厌氧菌或L型菌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可占病原菌10%以上。所以必要时应选取响应培养基在不同环境下培养。 7、盲传的必要:肉眼和仪器都不能确保在瓶外观察到所有的阳性菌生长,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这一点。因此在培养终结时盲目传代1次,以防漏检。 8、无菌操作: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在血液培养的全过程,从皮肤消毒、标本采取、运行、分离移种等,皆应十分注意无菌操作。用头皮针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取血时,应换针头再将血注入培养瓶中。 二、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取与质量要求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的细菌学检查对病原学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标本的质量问题,因此,往往造成作出的病原菌诊断和实际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脱节,以致造成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甚至耐药菌的出现和流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