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 科室管理质量控制 服务沟通
返回首页

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2)

时间:2010-03-17 23:58来源:未知 点击:

肾上腺素 9~12 2~5 30~50 去甲肾上腺素 9~12 2~5 50~120 血红蛋白 6~18 22~24 8~15 嗜酸细胞 4~6 18~20 30~40 铁 14~18 2~4 50~70 钾 14~16 23~1 5~10 磷酸盐 2~4 8~12 30~40 也有一定影响,醛固酮在排卵期比在卵泡期高2倍,血管紧张素在排卵前也有升高;而胆固醇、无机磷和铁含量在行经期下降。很多指标受昼夜节律影响,现将昼夜变化较大的指标列表3。由于血药浓度根据一定曲线规律衰减,为进行药物监测而采血时,要遵循以下两条原则:要了解药物的长期效应,应在药物的稳定期采血,各种药物的稳定期不同(参见有关药物手册),但通常都在药物五个半衰期左右;要了解药物的峰值效应,应在药物分布期结束以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1至2小时后采血(除了地高辛和毛地黄毒苷要6至8小时后)。 2.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对于一些检验指标来说,卧位采血和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直径大于4 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血浆含量升高5%至15%。常见的指标有: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总钙、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IgM、甲状腺素、Ig G、IgA、白蛋白、总蛋白、载脂蛋白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I。静脉压的改变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位时,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7%和70%多少不等的升高。止血带的使用也会改变静脉压力,从而引起与体位改变类似的检验指标改变。文献表明,使用止血带1分钟以内,血样中各检验指标没有明显改变。当患者浅表静脉不明显时,医护人员往往鼓励患者反复攥拳以运动上臂使静脉暴露更明显。这种习惯在检验血钾值时,是应该禁止的。文献表明,这种运动比起静态采血,会使血钾值上升0.8 mmol/L。如果运动强度很大或从深静脉采血时,上升幅度会更大。实验证实,止血带压力过大或止血时间过长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性纤溶酶激活物,使纤溶活性增强或加速血小板的激活及血小板因子 Ⅳ分泌增加。 3.避免溶血:血液由血浆和细胞成分组成。很多指标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浆中高许多,特别是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转氨酶和钾等;而在配血实验中,血样溶血严重干扰对结果的判定,无法肯定溶血是抗体-抗原反应还是血样本身造成的。为了得到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尽量避免发生溶血。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传统采血器具的限制会造成溶血,如: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相对试管中的添加剂来说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可以发生溶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发生溶血;皮肤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吸血,都可以造成溶血;试管质量粗糙,运输过程中挤压血细胞造成溶血。 本世纪40年代初,真空采血技术被发明,它省略了抽拉针管和推血入试管等不必要的步骤,利用真空管中预先制造的真空自动吸血入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溶血的可能。40年代美国BD公司率先推出商品真空型采血系统,其它医疗器械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的真空采血产品,至80年代,真空采血系统由于其干净安全、简单可靠的特点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被NCCLS推荐,成为采血的标准器械。真空采血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双向无菌针头:一端连接真空管,另一端进行皮肤穿刺。由于计算机专为采血特别设计而成,与注射用针头不同,针尖斜面成15度,表面特殊润滑,更锋利、进针针方便。一次静脉穿刺后,可以抽取单个或多个血样。(2)持针器:持针器内径13 mm。配合规格统一的采血管使用,一端连接双向针头,另一端接真空管。BD公司为了进一步完善其真空采血系统的安全性,又在近年推出安全锁定装置(SAFETY LOKTM),采血完毕,不必再从持针器上取下针头,将套袖向上一推即可把针头套定在原位。然后将针头和持针器一起弃置。(3)真空管:真空采血管标准直径13 mm,长75 mm或100 mm,由高质量玻璃或塑料制成。虽然大小恒定,但由于管内真空度不同,可以抽取不同体积。管内含各种添加剂(抗凝剂和促凝剂等),无需自己配制、添加,可以满足各种检验对血样的要求。其中,专为凝血试验设计的蓝头管,管内径壁经过硅化处理,不会激活凝血因子。80年代,一种全新的管盖,称为安全管盖(HEMOGARDTM)问世。这种带有安全管盖的真空采血管极大地减少了医疗工作者从采血到血样处理的全过程中沾染血样的可能,当年安全管盖荣获全美最佳工业设计大奖。安全管盖由套在真空管外的特殊塑料罩和新设计的橡胶管塞组成。二者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医疗工作者与管中内容物接触的可能,也减少了管盖拔出后内容物外溅的机会。塑料罩形成一个双井形凹陷结构,防止手指与管塞顶端及尾端残留血液的接触。有文献表明,使用标准针头、全封闭的真空采血系统和标准离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体外溶血的发生,减少重新采血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由于溶血可能造成的误诊和误治。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