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养身保健 健康饮食 家庭医药
返回首页

消费者缺席面粉增白剂去留决策 复杂利益纠葛惹争议

时间:2010-09-27 15:51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点击:

 面粉增白剂去留之争,体现了复杂的利益纠葛;而每天都要食用面粉的广大消费者,始终是决策的缺席者。

  □ 本刊见习记者 戴廉 | 文

  一种学名叫“过氧化苯甲酰”的物质,因其增白面粉的功效,作为合法添加剂进入小麦粉国家标准,已有20余年。此后,据称出于该物质对健康存在潜在风险的顾虑,以及对行业发展的考量,近十年来粮食系统始终呼吁取消该标准,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在9月12日结束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之列。此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发舆论争议,“禁用面粉增白剂”的呼声再次走高。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冯平9月15日透露,早在今年7月,卫生部办公厅对其“关于再次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提案便已作出答复说,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

  但该标准究竟何时取消,卫生部并未给出明确答案;本刊记者询问卫生部是否已启动注销过氧化苯甲酰的论证,亦未获得明确答复。虽如此,冯平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卫生部的表态已是一个重大进步。

  乍一听会觉得很不靠谱:在“面粉增白剂”去留问题上,十多年来一直呼吁取消的“主废派”,其实是背负“滥用增白剂”恶名的粮食生产企业和国家粮食局;“主存派”却是负责食品安全事宜的卫生部。

  此前,冯平曾为此多次提交提案。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对其回复称,已再次组织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和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召开了协调会,“但未达成统一意见。会后,卫生部于8月13日来函仍持不同意见。”

  上述争议并不是单纯的“科学”之争。据本刊记者了解,增白剂的存废被指代表不同商业利益。争议双方的决策依据,除了公众健康风险,还包括诸如生产成本、贸易壁垒、不同行业利益等因素。而每天都要食用面粉的广大消费者,始终是决策的缺席者。

  为何使用增白剂?

  1986年,过氧化苯甲酰作为法定添加剂进入小麦粉国家标准,迄今已有24年。

  上世纪80年代,时任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现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的王瑞元在英国考察时,发现英国的面粉添加该物质后增白效果显著。在其推动下,商业部在新颁布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与此同时,卫生部也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此后,根据1988年颁布的《标准化法》,小麦粉标准由国家粮食局制定,食品添加剂标准由卫生部制定,两者均为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事实上,由于增加了生产成本,一些生产厂家并不愿意添加面粉增白剂。一位曾在面粉企业担任过销售主管的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一方面,过氧化苯甲酰售价远高于面粉;另一方面,为了符合标准,应使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控制在每公斤60毫克,十分需要技术含量,“一不小心就会超标,超标了就得被罚”。

  问题是,“别人都用,不用就卖不动”,因此不少企业对于添加增白剂颇有些无奈。

  但是,并非所有的面粉厂都不情愿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在不用增白剂的情况下,面粉的颜色与精度有关,精度越高面粉越白。由于“过氧化苯甲酰”能使面粉变白,有些面粉厂便利用增白剂把精度较低的面粉冒充为精度较高的面粉,并称之为“提高面粉出粉率”。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