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五年内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国际承诺即将到期,中国能够如期兑现吗? “三个月内,中国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能禁止吸烟吗?” 这个问题并非异想天开,而是中国在5年前就作出的承诺。2006年1月9日,中国全国人大批准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要求,缔约方在履约5年后要实现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 中国兑现上述承诺的时间就在2011年1月9日。但现实是,到今年底中国只有一半的医院可能实现完全无烟环境,此外的学校、政府机关、餐馆、酒吧等为数众多的公共场所何时能够全面禁烟?恐怕连卫生部长都回答不了。 本月上旬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九届亚太地区吸烟或健康大会,就本地区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进展、经验和挑战进行了广泛交流。赴会采访的本报记者发现,面对其他国家控烟的明显成效,反观本国控烟的步履蹒跚,来自中国的控烟官员和专家陷入焦急与无奈的纠结之中。 “烟草危害是中国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控烟在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在大会上感慨道。 华丽烟盒,凸显控烟困境满是脓包的烂脚丫,垂死的病人,被熏黑的肺,夭折的婴儿……在本次大会上,泰国展示了其正在使用的第三套烟包警示图片,共10张,触目惊心地展示了吸烟会带来的健康问题。烟盒一半以上的面积被警示图片所占据,在其余位置,戒烟电话号码和文字警示语赫然在目。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缔约方在履约3年后要在烟草包装上实行健康警示标志,并具体地指出:健康警示标签要大而清晰,占据主要可见部分50%或以上,至少是30%,不能简单标注吸烟有害健康,而要告诉消费者吸烟可能导致肺癌等严重疾病,此外,推荐使用效果更显著的图片警示。 为此,中国在2009年1月推出了新版烟盒。其控烟效果如何呢?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方智德教授比较了中华卷烟在国内外的9种不同包装,得出结论:中国国内卷烟包装的警示效果最弱。 他指出,同是中华牌卷烟,在加拿大出售的带有吸烟导致肺癌图片的包装,警示效果最强烈,然后是在新加坡出售的印着口腔疾病图片的包装,和在香港出售的印有脚部溃烂图片的包装等,而国内烟民习以为常的中华烟包装,传递的健康警告信息最弱:包装没有任何警示图片,文字警示语虽有两句,但并不醒目,且内容雷同——“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更令人不解的是,烟盒背面的警示语是英文的。 “不应该用外语来向本国公民传递最重要的健康信息,”方智德说,“中国约九成的吸烟者不懂英文,这样的警示完全无效。” 烟盒虽小,但却被专家视为控烟最重要的阵地之一。方智德指出,当吸烟者从烟盒中抽出一支烟,会同时得到健康警示信息,一个每天抽烟20支的人,一年中就有7000多次机会看到烟盒上的健康忠告。 中国疾控中心等专家在国内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看过我国新的烟包后,表示并不觉得吸烟有害,有人甚至表示仍会把香烟作为礼物送人。相反,当他们看过带有恶心图片的外国烟盒后,90%以上的人表示明白吸烟的危害,产生了戒烟意愿,而且不会把烟作为礼物送人。 “中国新的烟草包装没有达到控烟履约的要求,依然光鲜气派,没有产生减少烟草消费的效果,”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杨杰在悉尼说,“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设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