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实验动物为人类“蹚雷”

时间:2010-10-11 09:38来源:健康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天舒□

  小小的药片,在进入人体试验之前,需要在多少只小鼠、猴子身上做实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量化的指标。

  如何对人的生理现象进行研究?如何对疾病机理进行探索?药品毒性是否致命?在众多无法确定人体是否安全的医学实验中,都需要小白鼠、狗、猴子等“挺身而出”;大量药理实验、疾病模型研究中,它们模拟甚至取代了人类的角色,但人们对此知之甚少。

  为什么需要实验动物

  “在医学研究中,我们离不开实验动物的帮助。”近日,在第十一次中国科协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说,实验动物所涉及领域广泛,许多课题的研究离开了实验动物就寸步难行。

  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胡福泉教授说,对癌症的研究,尤其在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都需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制药工业对实验动物的依赖更为明显。药物的副作用,对生命的影响包括致癌、致病、致畸、致毒、致突变、致残、致命,都要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结果。

  忽视动物实验,人类曾有过深刻教训。1962年,西德某药厂生产一种安眠药,没严格做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就推广给孕妇使用,一度致畸胎发生率增高。

  学术界也一样,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位大学教授去日本交流时,宣读的克山病研究论文引起重视,但当对方了解到所使用的动物来历不清时,则认为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不强”。

  但动物实验与人体试验结果会不会大相径庭?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张岩介绍,拿最常见的小鼠来说,小鼠基因组含有约28000个到30000个基因,约80%的人类基因在小鼠基因组中都能找到结构相似的同源基因。由于其遗传学与免疫学背景清楚,遗传操作技术与手段成熟,小鼠成为构建疾病动物模型的最爱。

  实验动物福利获关注

  数月前,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一堂普通的实验课,因为疑似使用流浪猫做实验而引发公众关注。“流浪猫事件”虽然在校方调查后得到否认,但北京大学医学部不得不发出通知,要求各院系把动物实验上报,学校组织专家逐一论证,以规范、加强动物实验管理。

  为什么要选择作为宠物饲养的猫?研究人员指出,猫是作为动物瞬膜实验使用的,可以验证降压药的原理及作用机制。该实验可选用猫、狗或兔子,但猫的瞬膜大且反应灵敏,是进行该实验最适合的动物。

  在医学实验中,狗的使用非常普遍。但不是每一种狗,都适合动物实验。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主要有小猎兔犬、四系杂交犬、墨西哥无毛犬等实验用狗。其中,小猎兔犬禀性温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抗病力较强、性成熟期早、产仔数多等,被公认为是较理想的实验用家犬,已成为目前实验研究型别中最标准的动物,多用于基础医学研究工作中。在制药工业的各种实验中,使用该种动物也最多。

  而鲜为人知的墨西哥无毛犬,则可用于粉刺或黑头粉刺等特殊研究。此外,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犬种,比如华北狗和西北狗广泛用于烧伤等研究。由于两种狗体表面积有很大差异,对烧伤面积的计算具有统计学意义。

  胡福泉指出,使用狗或者灵长类动物,会面临着不小的动物伦理压力。在国外,一些实验医学机构刻意保持低调,远离公众视线。他说:“从研究角度来说,对与人类更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能不做的实验尽量不要做,能少做的不多做。”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