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分枝杆菌,在这种免疫缺损症的病人身上,会造成严重的散布性感染,有时候甚至会危及生命。”谢奇璋强调道。
这也是人们将阮金所患的疑难杂症与艾滋病联系起来的原因。“它之所以被称为‘类艾滋’,是因为它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易造成患者的某些感染,并且其中一些感染与艾滋病患者如出一辙。”布朗表示。
不过,这种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疾病,在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太生看来,“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至少在临床上不是,此前在我们医院也发现过这种病例,但是很少,并且都已治愈”。
谢奇璋也记得,30多年前,当他还在台湾大学医学系读书时,就有教授称看到过这样的病人,还纳闷说:“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免疫学博士已经记不清楚,究竟是在大学几年级听哪个老师提到此病。但他表示,当时的患者也具备成人始发的免疫缺陷症的临床表现:一是反复性的感染分枝杆菌或者是沙门氏菌;二是只在成年人身上才发生。
“我认为一定是一样的病人,这个疾病是一直在的,只是知识还没有进步,当时还没有办法了解。”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不过,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徐小元教授指出,所谓的类艾滋病在临床鉴别诊断中,更像是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类艾滋病”只是它的“小名”。
他解释说,这种十分罕见的综合征又被称为HIV阴性AIDS样综合征,早在1989年被德国的海纳·道斯教授等人首先报告,发表于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艾滋病,同样也没有HIV感染证据。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病例,类艾滋病的确专门袭击亚洲人
但谢奇璋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指出在所掌握的病例体内,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健康人相当,反倒是出现了具中和力的抗γ干扰素自体抗体。
大约在五六年前,他首次接触到这种病例。那位患者的淋巴结因发炎而变得肿大,经检查发现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在经过一年的抗生素治疗后,这位感染者康复出院。
相比之下,阮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布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她的情景,这位皮肤暗黄的女人极为瘦弱,肌肉、骨骼以及皮肤上都有小规模的感染。
“总之,她浑身上下都很不舒服。”布朗说,“当时她的病情已进入晚期,进行抗生素治疗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这个奄奄一息的女人,促使布朗下决心对这一病症展开研究。
她发现早在2004年,美国就已收到25例和阮金情况类似的病例报告。这些患者大多来自东亚地区。他们并没有感染HIV病毒,但有的感染了弥漫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有的患了涉及具中和力的抗γ干扰素自体抗体的机会性感染。
5年后,她率领的团队获准就艾滋病病毒呈阴性的病人展开研究。研究刚刚开始的半年里,他们就搜集到100宗病例。这些病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但是所感染的病菌,对正常的人体免疫系统来讲,都是可以抵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