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张先生在自己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报告上看到,“癌胚抗原”这项指标高于正常范围,这让他心里难受了好多天,认为自己患上了很严重的疾病。对此,天津市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张鹏表示,患者不要仅凭化验指标数据,来盲目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将自身的病理生理情况、影像学和化验指标数据结合起来,由临床医生诊断是否患有肿瘤类疾病。
日前,天津市肿瘤医院举办了药学检验学义诊咨询活动,此次义诊由检验科和药剂科的专家医师组成,从化验指标报告、药品使用等方面为患者答疑解惑,让病人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病情,避免恐慌情绪。义诊专区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患者。61岁的田景云大妈2年前患上了肺癌,因为发现得及时,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情况不错,每次复查检验各项指标均正常。近几日,田大妈感觉手术开刀的部位有些疼,而且最新一次的免疫检验报告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一项指标偏高。田大妈害怕自己的病又要复发,在义诊台找到了检验科专家进行咨询。专家告诉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这项指标偏高,可能是由于红细胞标本的破裂造成溶血,且只有这一项指标增高,幅度也不大,并不代表是肺癌复发;而刀口部位疼可能是手术部分离神经较近,在手术时触碰到了神经所引发,是种普遍现象。听了医生的话,田大妈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脸上也多了一些轻松。
张鹏表示,患者切勿单纯通过一个孤立的肿瘤标志物数据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肿瘤,要将自身的病理生理情况、影像学和化验指标数据结合起来,由临床医生诊断是否患有疾病。
张鹏认为,目前一些医院里推崇的12项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大组合检查,并不适用于每一位患者。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小组合式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因同质化检验得出的检查数据结果给病人造成恐慌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