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变化时判断肾脏疾病的重要依据,有些人发现自己的尿液混浊,就认为自己患上了肾病,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为何呢?
尿液出现浑浊现象不一定是肾病所致。我们正常的新鲜尿液是透明的,但尿液排出后不久会变混浊,这主要是由于盐类结晶析出或细菌生长繁殖所致,放置时间较长或气温较高时,尿液混浊更为明显。碱性尿中易析出磷酸盐和碳酸盐结晶,使尿液呈灰白色浑浊;酸性尿中易析出尿酸盐结晶,使尿液呈淡红色浑浊。磷酸盐和碳酸盐结晶加醋酸后会消失使尿液重新变清,尿酸盐结晶加热后或加碱后也会消失使尿液变清。只有加热加酸都不能使之变清的尿液才考虑为病理性的尿液改变。若新鲜尿液出现混浊,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盐类尿:尿液中含有较多无机盐结晶,多与饮食因素有关,加热和加酸后尿液可澄清,是最常见情况,不属于病态。
脓尿: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较多白细胞或脓细胞,多见于泌尿系感染、肾积脓等疾病。
乳糜尿:白色乳糜样尿液,见于丝虫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阻塞。
污染:妇科病患者若尿中混入白带或其他邻近组织器官化脓病灶脓液,可出现混浊尿,男性精液混入尿液时,也可使尿液混浊。
尿液混浊并非就是蛋白尿,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肾病导致的蛋白尿,尿液一般不浑浊。主要是因为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张力,使尿中泡沫较多。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尿液混浊,且有大量泡沫,尿色发红,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以排查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