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细菌(L菌)早就发现了,只是直到近20多年来由于检验技术不断地改善,才对L菌及其感染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有关的报道才越来越多,其所致的病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据国内拟诊败血症的万余例一般培养的结果,有细菌生长者仅占17.8%~18.4%,即使诊断为菌血症者,细菌培养阳性者也仅占42%,脓汁培养阴性者达到27.3%,普通培养阴性者除疑厌氧菌外,就疑L菌;另有材料云,败血症常规血培养阳性率为13.2%,L菌的检出率为36.3%,甚有高至60%~80%;急性风湿热患者有83%从血中培养到L型链球菌;尿道感染尿常规培养细菌检出率为9.9%,L菌占33.9%,后者中大肠杆菌L菌占23.1%,金葡菌L菌占21.4%。于今对L菌的认识已不仅是细菌形态学问题,而是涉及到传染病学、遗传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生物制品质控等广泛领域的重要问题[1]。因而作者据手头资料就此题目作一扼要介绍于下。 2 L菌的分布 此型细菌分布极广,可以说凡有细菌存在之处,如土壤、河水、动物器官及人体组织等,便有L菌的存在;病原微生物的L菌保存着一定的毒力,具有致病性。已经发现一些真菌和螺旋体也会变成L菌。 3 L菌的形成 凡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菌壁,使其产生亚致死性损害的各种因素,均可诱生出L菌。其机制有以下两种: 3.1 自发形成 很少见,机制不明;目前所知只有念珠状链杆菌和拟杆菌可自然形成。 3.2 诱导产生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和溶葡萄球菌素等,在长期给药后;酶的作用如溶菌酶和脂酶等;免疫作用如抗体、补体噬菌体和吞噬细胞等;氨基酸如甘氨酸、蛋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理化因素如亚硝酸盐、D-环丝氨酸、紫外线、去氧胆酸盐等,均可诱生此型细菌。这些因素导致产生L菌的机制有4种:改变细菌的DNA;破坏细菌的细胞壁;阻断细菌的肽聚糖的合成和机体的免疫干扰[2]。 G+球菌以金葡菌为代表说明之。金葡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黏肽,占胞壁干重的50%~80%。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溶菌酶均可干扰其合成,使菌壁出现缺陷;溶菌酶还能破坏乙酰葡糖胺和乙酰胞壁酸分子间的连接;半合成青霉素的脂溶性强;这些均会破坏菌壁。G-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黏肽含量少,只占菌壁干重的1%~10%,故不受β-内酰胺抗生素的影响,但可被脂酶所损害,进而菌壁便遭破坏。 4 L菌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