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临床医生应如何看待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与药敏测(2)

时间:2010-03-24 13:01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三、要结合临床来判断微生物检测结果的意义
    微生物检测结果因受到技术条件的影响其意义是大不相同的,临床医生不能盲目地遵循微生物检测报告,必须结合临床作出科学的判断。所有的辅助检查结果其临床意义最后都应由临床医生来作出综合判断。即使是病理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有错误的报告。比如,细胞涂片检查与冰冻切片,因标本与技术条件限制,都可能出现误诊,微生物检查则更不例外。微生物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可大致分为三级: (1) 能确定诊断; (2)有临床参考意义; (3)无参考意义。
    如果是血液与浆膜腔的标本中培养出微生物,在排除污染的前提下,可以判定相应部位有该种微生物的感染。对于病毒与非典型致病原,如果在相隔2周的双份血标本中,某种微生物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的变化,也能确定诊断。尿与痰标本易受污染,微生物只有优势生长到一定数量时,才有参考意义, 普通痰标本要求107菌落形成单位(CFU)以上,保护性毛刷则要求103 CFU以上。而在痰标本中分离出上呼吸道正常寄生的、非致病链球菌等就无任何意义[ 6 ] 。
    如果临床治疗结果与微生物检查报告相矛盾,则应以临床结果为依据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比如某无任何基础疾患的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用阿奇霉素治疗3 d后,体温下降、一般状态明显改善,但痰培养报告有铜绿假单胞细菌生长,此时应继续阿奇霉素治疗,而不应改成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该患者可能系支原体或对阿奇霉素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而出现铜绿假单胞菌可能是在收集、运送标本时污染的结果。
    临床医生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该药对致病菌的体外活性,更要参考其体内活性、感染部位浓度、毒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我们提倡,临床医生应多掌握一些微生物与临床药理知识,而专门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微生物学者应掌握必要的临床知识,密切与临床结合,以求科学地指导抗感染治疗。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