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 微生物类 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生化检测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2)

时间:2010-11-10 12:52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2  分析中阶段
 
    2.1  仪器因素
 
    严格执行仪器的校准程序,试剂以及校准液符合测试仪器的反应体系,试剂质量要稳定、可靠,分析方法要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2.2  试剂因素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捧及比色杯是常见交叉污染的原因,称互为干扰的项目为交叉污染对。①测定试剂中含有下一测试所要测定的底物,直接干扰下一检测的测定结果。如:淀粉酶(AMY)试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a2+,可能对下一个Ca的检测结果造成正误差;②试剂中含有的某种试剂成分与下一反应所要测定的底物有作用,因而干扰下一反应的测定结果。如胆固醇试剂中含有胆固醇酯酶,可水解胆固醇酯开成游离胆固醇,引起对游离胆固醇测定的干扰,两者形成污染对;③该试剂中所引导的反应对下一个项目的反应进程带来间接的干扰,下一项目所测定的是前后两个项目反应的综合作用结果。如UA试剂盒中含有的尿酸酶混入测试CHOL的比色杯中时,引起正误差。
 
    3  分析后阶段
 
    目前大多数检验科室都实行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病人资料、检验数据网上共享,各实验室当天的测试结果通过联机即时传达电脑网络,这种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以往由人为抄录结果时发生的误差。但由于电脑并非人脑,工作中常常发现,因标本分离不好或仪器管道堵塞而引起结果偏差,所以数据的审查与核对就显得更加重要。每份报告均要求有经验和一定资质的人员审核,对有异议的报告要结合临床正确分析原因,重新核对标本,重新检测复核,把好质量关。
 
    4  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制度,认真实施
 
    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文件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具备的要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级管理制度,如:标本查对制度,仪器校准、保养管理制度,试剂管理制度,各种实验的标准操作(SOP文件),新项目新方法的评价,质量控制操作程序,实验操作考核制度,差错登记、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各种制度紧密结合,始终贯穿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
 
    4.2  加强与临床沟通
 
    检验科与临床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诊疗的质量,两者结合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因分析前质量控制大部分是由临床完成的,这就要求检验科需加强与临床联系,对标本正确采集及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告知和培训,为临床正确分析结果提供参考意见,促进检验医学和谐发展。
 
    4.3  做好临床常规生化的室内质量控制
 
    每日工作前,执行严格的校准程序,先测定质控血清以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及试剂的质量,一旦发现失控,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改善后方可进行当天标本的检测。在每批标本测定的同时,随机测定质控血清,以监控仪器测定的漂移。为保证检验质量,使用的质控血清统一向临床检验中心购买。使用质控品时,实验室要重复检测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室的统计学参数。在报告检验结果前,质控品结果必须达到实验室设定的可接受标准。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