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 微生物类 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生化检测各阶段质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0-11-10 12:52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随着临床常规生化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和改进。临床常规生化检验是对离体血液进行生物化学物质的测定,其质量控制是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有机组成的。正确分析和认识各阶段质控的影响因素,对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分析前阶段
 
    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可影响结果的因素大致分以下几类。
 
    1.1  生理因素
 
    性别。男女性别的差异可影响某些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如:肌酐(Cr)、肌酸肌酶(CK)的指标,男性大于女性;经前期女性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略高于男性;女性在月经期,血磷(PHOS)、铁(Fe)的浓度减低。
 
    年龄。人体的机体功能和代谢水平会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如:新生儿的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D-BIL)增加;儿童期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是成人的3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呈下降趋势;更年期的女性血脂水平有较大波动。
 
    1.2  药物因素www.xf366.com
 
    有些药物因药理或毒理学的影响,可干扰生化检验结果。如:利福平、阿斯匹林、红霉素、安乃近等可影响酶类检测,使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可使胆固醇(CH)结果升高;而VitC、肝素、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可使CH结果偏低;一些抗肿瘤药物可使谷丙转氨酶(ALT)增高;链霉素使尿素氮(BUN)减低;抗凝剂与血的比例可改变血浆中Ca2+的浓度。
 
    1.3  饮食因素
 
    进食对于许多分析测定具有光学干扰作用。如进食含脂肪食物后易形成脂血,引起脂类水平升高;高蛋白饮食可使BUN升高;碳水化合物可使血糖(GLU)升高较快;饮酒可使血液中的酶活力增强,如谷氨酰转肽酶(r-GT)结果升高,胆汁酸亦明显升高;咖啡因经人体代谢后对分析物产生影响,如甘油三酯(TG)升高,CH结果减低。
 
    1.4  标本因素
 
    标本处理是分析前阶段最为关键的一环,是为了保证所获得的检测项目结果的真实性,是保证高质量工作的第一步,要将标本处理所造成的误差尽可能地降至实验允许差异范围内。
 
    标本采集。一般常规临床化学测定,原则上是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通常指进食12 h以后(也不能空腹16 h以上,否则血糖结果减低)。抽血时间不宜过长,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要一针见血后取下针头缓缓注入试管,以防产生泡沫或造成标本溶血,影响检测结果。如标本溶血后会导致CK、乳酸脱氢酶(LDH)、血K等结果偏高等。
 
    标本的保存。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但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使用,单管标本可进行多项目成批测试,这势必造成标本量大的实验室,血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试,因此,标本的正确保存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将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以3 000转离心沉淀,分离血清后置4℃冰箱保存。有研究表明,血液标本室温放置24 h,多数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在实验允许差异范围内。除GLU、CK、CK-MB、LDH、URIC、K+不宜以原始管在4℃冰箱保存过夜后测试外,用于其它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的标本均可以4℃冰箱加盖保存过夜。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