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遍布临床各个科室,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和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问题,给病人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准确、及时的发现和鉴定病原体并快速做出病原学诊断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当务之急。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微生物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在对微生物进行深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方法,根据细菌不同的生物特性和代谢产物的差异,逐步发展了微量快速培养基和微量生化反应系统,在仪器内部安装了恒温孵育箱,通过微机和恒温电路自动维持和调节温度,自动检测是否有细菌生成及细菌的类型,使微生物鉴定和抗菌素敏感性试验及最低抑菌浓度值(MIC)的测定在一台仪器中自动完成。至今,全国应用自动化细菌鉴定仪器的临床细菌室约占近半的比例,为快速、正确的细菌学报告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器的介绍 该类仪器是用于鉴定各种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肠球菌属及真菌等,检验菌种可达500多种。可以同时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法。 2.1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类仪器结合自动化、微机化和先进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可同时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能够对临床大多数细菌进行快速鉴定和药敏实验。 细菌鉴定原理:采用传统的比色法和快速荧光法。根据不同类别细菌的理化性质不同,设计不同的测试卡,每一张卡包括多项生化反应。仪器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细菌因分解底物导致PH值改变或由于细菌生长利用底物而引起的透光度变化;其荧光法是在测试卡的小孔中加人酶底物,使其与细菌产生的酶结合生成荧光物质。仪器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分析细菌对不同生化底物所产生的发荧光的物质,通过读数器测定荧光强度来判定细菌胞外酶;采用荧光技术鉴定细菌,速度可以提高4-8倍。两小时可提供鉴定报告。 细菌鉴定实验底物有几种不同类型,各个不同品牌的仪器均使用自己的测试卡和相应的试剂;以酶为基础的反应底物,包括显色底物和荧光底物;以微生物生长为基础的底物是糖类底物和化合物底物,还有混合底物;通过与各种细菌发生氧化、降解及水解反应,产生颜色的变化或产生荧光物质,利用显色和荧光强度的变化来鉴定细菌的菌型。仪器会自动选择底物进行分析。 药敏试验也有两种测定法:比浊法和荧光测定法。根据药敏试验的判读标准,每一种药物设计了多个稀释梯度,每一种抗生素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可用3-8个测试孔不等,在卡中加人一定浓度的菌悬液;系统配有专用光电比浊仪,便于测定由不同细菌配置菌悬液的浓度。由于孔内微生物生长会形成小颗粒或聚集成团块将引起浊度变化,仪器采用光电比浊法测定各个测试孔的浊度变化,每隔一定时间读取数据一次,读数器会测得不同的吸光度值,得以获取待检菌在不同浓度药液及不同药物中的生长率。最低抑菌浓度值(MIC)的测定是在含有各种浓度的抗生素的反应卡中加人待测细菌的菌悬液,经过一定时间孵育后,用光电比浊法测定其透光率,获取吸光度值,若细菌生长,浊度增加,吸光度值增大,表示该孔内的抗生素不能抑制细菌,反之表示细菌被抑制,以最小药物浓度仍然能够抑制细菌的反应孔为该种抗生素对此菌的MIC值。用荧光技术测定时在肉汤中加人荧光底物,大部分菌种都能在5小时内判读MIC值,并根据相应标准报告其药物敏感结果(S,I,R)。MIC卡每种药物均有多个稀释度。仪器在每一次读取数值后,自动将所测取的数据与存储在硬盘中的菌种资料库标准菌生物模型相比较,由电脑分析得出的结果做出鉴定,可通过打印机打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