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检查是诊断感染性疾病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体积微小,培养困难,加之取材和检查方法等问题,使得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治疗。现仅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分析,以引起注意。
1、检验人员的科技素质及与临床医生配合
临床微生物检验多依靠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生化反应,每一步骤均需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虽然也有一些自动化仪器可以使用,但和临床检验、生化检验相比,检验人员的基础知识、个人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人员必须经常阅读有关资料,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和改进操作技术。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市级医院相对较好。但个别医院存在检验科各部门人员轮换情况;有的检验人员因惧怕标本的传染性而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思想不稳定,缺乏责任心。这些都不利于检验人员科技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议各院领导要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提高它在临床检验中的地位。选派专业思想稳定、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检验人员常和临床脱离,和临床医生及患者联系少。这对检验方案的合理设计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检验人员到临床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用药治疗情况,就能综合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少走弯路。得出正确的检验结果。因此建议检验人员要走出检验室,到病房多和临床医生及患者接触。随医生查房,为检验方案设计收集有价值资料。
2 标本质量
正确采集、运送和处理标本,对提高检出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后面的检验过程无论怎样准确无误都是徒劳的。现在大多数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是由临床医生采集,有些标本是由患者自己采集。这方面问题较大的是尿液和痰液标本。采集尿液因多用中段尿采集法,医生常让患者不经无菌操作自行收集中段尿,故常将外尿道的常居菌带入。造成标本严重污染。据测试,经严格无菌操作收集的尿液和不经清洗、消毒处理,由患者自行收集的尿液相比,其检验结果准确率相差很大,尽管有一些方法能鉴别出致病菌和污染菌,但常常也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对于痰液标本 ,常由于临床医生缺少必要的指导,得到的痰标本常常有一定量的气管、咽喉及口腔常居菌,甚至有的根本没有下呼吸道的成分。在培养前很多检验室又不做标本质量评价,结果致病菌和常居菌混淆,造成误检。其他标本,由于临床医生操作技术的原因。也存在一定质量问题。比较常见的是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正常要求采集人员既要知道哪些标本适于作厌氧培养,更要懂得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方法。影响标本质量的另一问题是采集时间。常规要求应在用药之前采集标本。对于已用药又不能中止的患者,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而且需将标本接种在含有药物中和剂的培养基中培养。采发热患者血液标本,应在体温上升期采血,尤其是间歇性菌血症患者更应如此。但实践中发现,多数患者在作微生物检验之前已用过药,而检验人员并不去了解仍按常规方法采集标本和设计方案。对于茵血症患者有的也不考虑采集时间问题。这些势必造成漏检。直接影响检验质量。因此建议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间采集到高质量的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