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 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微生物类 血液检验 输血管理
返回首页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方法

时间:2011-11-03 13:26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对真菌的诊断需要了解真菌寄生的部位,完整的病史,包括职业、业余爱好和旅游史。实验室检查一般采用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两种方法即可确诊。必要时再进行生化实验、血清学反应或动物接种等。

 
标本的采集 用无菌操作收集适宜部位的标本,可疑浅部真菌感染应取病变部位的毛发、指(趾)甲屑及皮屑等,可疑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人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选取血液、脑脊液或分泌物、排泄物及痰液等并及时检查,一般不超过1~2小时,以免变质污染。
 
真菌的直接镜检 皮屑、指(趾)甲和毛发等致密而难以透明的标本应先用10%的KOH微加温处理,溶解角质层和细胞基质,然后进行镜检。脓、痰或血标本可直接涂片镜检。镜下观察是否有孢子、菌丝或假菌丝。若怀疑新生隐球菌等有荚膜的真菌感染,根据所致疾病选取标本,经墨汁负染后镜检,见有芽生菌体外围绕着宽厚的荚膜即可做出诊断。 
 
真菌的分离培养 一般用于直接镜检不能确诊时。病原性真菌培养用沙保弱培养基(pH5.6,不适宜细菌生长)培养,为了防止细菌或腐生性真菌的污染,经常加入放线(菌)酮、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抑制性抗生素。如果是皮肤、毛发和甲屑等标本,需经70%乙醇或2%石炭酸浸泡2~3分钟杀死杂菌,再经无菌盐水洗净后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上,在25℃~28℃的条件下培养数日至数周,观察菌落特征。
 
可疑深部真菌感染的标本可接种于血平板、肉渣培养基或硫酸钠肉汤内,分别在室温和37℃培养数日至数周。必要时可在玻片上做真菌小培养,能在光镜下观察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的特点及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便于鉴别。阴道或口腔粘膜处标本可直接用棉拭子取材,在血平板上分离。血液标本需事先增菌,脑脊液标本则取其沉淀物接种于血平板上,于37℃培养。若疑为假丝酵母菌,可取菌落接种于0.5ml血清试管内,37℃1h后涂片,革兰染色后镜下见有假丝酵母菌细胞长出芽管即可初步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 
 
血清学诊断可辅助检查深部真菌感染。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乳胶凝集和补体结合等试验。用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脑脊液或血液中新生隐球菌的荚膜抗原,经有效治疗后,其抗原效价下降;但是在AIDS患者合并新生隐球菌感染时,抗原效价经常会在长时间内维持高水平。但主要问题是多种真菌细胞壁缺乏具有免疫原性的成分。
 
核酸杂交探针技术 已经用于深部感染真菌的特异性鉴定。从培养物中提取RNA,加入标记化学发光化合物的单链DNA探针。当培养物中出现目的真菌,相应的DNA探针与其RNA杂交。本实验方法只需要最小量的真菌生长物(通常少于5天),与经典方法比较,更节省时间,可应用于丝状真菌或酵母型真菌的检查。另有检测真菌DNA中的G+C mol%、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PCR限制性酶切片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等技术的应用。与经典方法比较,这些技术敏感、省时,无疑会推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水平向前发展。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