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 科室管理质量控制 服务沟通
返回首页

采供血机构如何确保血液质量(2)

时间:2010-09-12 16:02来源:未知 点击:

  另外,还需要建立起注重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体系化质量管理模式是血站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流程式、体系性的动态质量管理可以克服区域性原位质量控制方式的不足,形成一个上下层次清晰、左右衔接紧密的质量体系网络。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区间差异较大,各血站在组织规模、管理方式、人员结构、采供血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有效、合理、可操作性强、能大大提高内部效益,实现质量管理由局部到系统或由点到面的实质性转变。从而确保不断提高血液质量。

  3  控制环节质量,确保血液安全

  加强对采供血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血液质量最重要和关键的一个方面。无论在血液的采集环节、血液质量检验环节还是在人员、储血、供血及运输环节,都要确保血液的质量内没有任何问题。血站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才能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

  3.1  在血液的采集方面  首先要在实行无偿献血的同时建立完整的献血者的档案。各种采血记录应保存10 a。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注意病史询问、体检及采血核对。采血环境要符合清洁区标准,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进行采血环境监测。

  采血前献血者应清洗手臂,特别是肘部,严格采血部位消毒,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小于10 cm×10 cm,1针穿刺率大于99%。采血所用的消毒物品应每周更换一次,进行消毒和高压灭菌,采血所用棉球、棉棒的消毒有效期为1周,超过1周应重新消毒再用。止血钳每周用戊二醛浸泡消毒,采血所用钳子、止血带每日用完后清洗消毒备用。采血前必须对血袋进行质控,包括热源、无菌培养和肉眼澄明度的检查。采血袋应于采血前一天逐个挑选,查看是否有霉斑、漏液、保养液发黄等现象。

  血液采好后,准确留取试管标本,一人一管,分别放置,避免相互污染。并迅速将血液小辫热合封口。热合后的针头应放在一次性口杯内,不可溢出,以免扎破血袋。待满后同医疗垃圾一同毁形,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热合好的血袋应放于2 ℃~6 ℃的冰箱内存放,以保证血液质量。

  血液采集后要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ATL、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血型的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3.2  在血液质量检验方面  血液的检验过程又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了环境、仪器设备、试剂、标本采集等众多内容。

  从环境方面来说,血液的检验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安静;有足够空间和充足照明;室温恒定;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冰箱温度记录器准确;孵育箱和水浴箱的实际温度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温度,并保持恒定;计时器计时要准确;试验用水应是高质量蒸馏水。

  在仪器设备的选用方面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检验仪器应是经法定计量部门定期校验合格并上标签,才能使用。检验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检验仪器。检验结束,及时维护仪器,并填写仪器使用和维护记录。只有保证检测仪器的检测精确度才能保证较高的血液质量。

  而用于血液检测的试剂也是影响血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用于血液检测的试剂,必须符合卫生部《血站基本标准》的规定,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按照规定条件运输和储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从冰箱取出试剂,在室温下充分平衡后,才能使用。不同试剂不能混用,同种试剂不同批号不能混用,酶联免疫试剂的酶标板框架要规整、微孔条要平整,微孔内不能有塑料屑、泡沫渣、干燥剂颗粒等异物。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