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卫生科技 >

“瘦肉精”成行业潜规则 双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2)

时间:2011-03-21 11:14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点击:
 
  据了解,无论是人用药还是兽用药,都要经过化合物、化学中间体、原料药和成品药这几个阶段。有些药物在化合物和化学中间体阶段,性质已接近最后的成品药。目前,对原料药和成品药,国家药监局有严格的监管,但对化合物和化学中间体,因其还有药物之外的诸多用途,并无相关管制措施。前述兽医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化工厂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只要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批文,要想生产非常容易。" 
 
  但这些以化工产品名义生产出的盐酸克伦特罗,有很大一部分,经过各种渠道,成了"瘦肉精"。一位曾使用过"瘦肉精"的养殖户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给猪喂含有’瘦肉精’的饲料,只要在出栏前十天停用,检查时就发现不了。" 
 
  层层关卡形同虚设 
 
  "瘦肉精"来袭,正如"三聚氰胺事件"的翻版,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多头管理问题再次暴露。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七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理论上,在县以上政府设定的固定屠宰点宰杀的猪肉,必须有专业检疫人员,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加盖合格验讫印章或者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志。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处罚款。但多年来,"瘦肉精"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四处出没,甚至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为广告语的知名品牌双汇也牵涉其中。监管为何形同虚设? 
 
  一位长期从事畜产品检测的官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要检测出"瘦肉精",无论是检测肉、肝脏,技术上并没有困难,但因目前分头管理的现状,往往使效果打了折扣;而畜牧部门又没有强制执法权。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畜牧业分析员郭天勇介绍说,养猪行业仍以分散养殖为主,这给农业部门的监管造成了一定困难。 
 
  现有政策规定,检测按3‰-5‰的标准抽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明确猪肉检测主要使用的是破坏性检验手段,所以只能抽样,不能每个都查。他建议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比如生猪尿检。 
 
  但人力有限也是问题,一位基层畜牧局工作人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人力所限,他们只能选择一定规模以上的养殖场检测。而据了解有养猪户称监管部门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 
 
  2010年10月20日,中央编办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多个部门各有分工,除规定农业部负责"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检验、认定和查处"环节外,卫生部门、工商总局等也各司其职。多头管理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实际情况的错综复杂往往给了监管者互相推诿的借口。一位农业厅官员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瘦肉精’是人用药,兽药和饲料是严格禁止使用’瘦肉精’的,因此不是畜牧部门的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