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公众抢购碘盐的情况。对此,浙江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同时,碘片对阻断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有作用。(3月17日新华网)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发生的核辐射引发了全世界对于核安全的关注,一份不知真假的“辐射范围图”也在网上流传,核辐射可能带来的辐射危害,加之人们担心海水被污染没盐吃,使得抢购碘盐在很多地区出现。
但抢购碘片真的能有效防止核辐射吗?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核与辐射事故防护知识要点》显示,可以服用碘片来减少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的碘,但世卫组织等也提醒,碘片并非“辐射解毒剂”,无法提供针对类似铯等放射性元素的防护作用,而且,并非所有人群均宜服用碘片,因为它可能给包括孕妇在内的一些人群带来健康风险。另一方面,碘盐供应充足,海水遭受污染的说法也缺乏科学依据,且盐的来源也不仅限于海水,还有井盐、岩盐等。在我国目前盐产量下,保障安全供应也不成问题。
在笔者看来,抢购碘盐风波也是一次科普好时机。既可以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核安全、碘等的专业科学知识,催生青少年的科普热情,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更可以在进行科普宣传的同时,降低公众恐慌情绪,探寻科普宣传的有效机制,这对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对于环境安全、自身权利的关注也大有裨益。
如据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2010年中国大陆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而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人民日报2.23)。因此,提高居民科学素养,让居民能够自我辨析判断,也能大大减少不科学信息快速传递带来的恐慌。
日本核辐射事故之所以引发担忧,并出现抢购碘盐的现象,与其说是对于核安全的恐惧,不如说在于相关知识的匮乏,以及权威、专业,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传递上的不充分、不及时,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体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宣传,纾解引导民众的焦虑情绪,保障信息的充分和透明,另一方面更宜借此机会开展科普活动等,并让活动日常化,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容易看到,现在媒体大量报道相关信息,专家学者出面进行科学澄清等,其实类似活动完全可以纳入到日常科普活动中,加以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