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第2站 检测
10月31日是这袋爱心血体外之旅的第二天,这一天的主要工作是检测它的安全性。早上8时,检验科的化验员把那一小管样本从冰箱里取出来,用了一个多小时进行检测前的处理。其实,那位年轻军人在献血前就已经接受过快速检测了,但在这里,爱心血还将接受更为严格的“考试”。随后的大约6个小时,样本要先后接受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ABO血型、RHD抗原筛查、转氨酶共7个项目的检测。而且,前4项要用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两次检测,全部合格才能过关。
“啪”的一声,待检库的工作人员将合格标签贴在了爱心血的身上。“只有检测报告提交到系统里,我们这边才能点击打印,否则无法打印合格证。”
旅行第3站 回输
11月1日上午9时40分,通过层层检测的这袋爱心血被送到了温度同样保持在2℃到6℃的成品库。在这里,它将随时待命,完成使命。
11月3日晚上,一张协和医院的用血申请单发至血液中心。
第二天一早8时刚过,这袋B型血被挑中,和其他血袋一起,再次被放入血液中心运输车的冰箱,奔赴位于东单的协和医院。
9时30分,协和医院输血科的护士手拿入库单,一项一项仔细核对每袋血的条形码和合格证。“我们还要对血型进行一次检测,尽管此前已经检测过多次,但我们必须再认真做一遍,这是输血前的最后一道关口。”
一切都准确无误,爱心血躺进了协和医院的冷藏血库。12时14分,一位宫颈癌患者急需用血,输血科将这袋B型血调出送至病房。通过输液管,红细胞缓缓流进患者体内。
这袋400毫升的B型血,顺利地完成了体外之旅,也完成了将爱心在素不相识的人们之间传递……(记者 方芳)
-记者手记
最近一段时间,血库告急,街头无偿献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有媒体评论认为,目前的血液管理部门信息不透明、采血流程不公开,造成一些市民对献血心存疑虑。
近日,记者随机登上街头一辆采血车,全程跟踪记录了一袋血液从采集到输入病人体内的全过程。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每袋血的运输、检验、储存、出库的时间段略有不同,但是,每袋血从采集到使用的过程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