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但在中国恰好相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我国的使用率却达70%左右。据统计,目前全国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中,抗菌药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滥用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生存之患。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直击抗生素滥用的现状、诱因,探讨解决问题之道,希望社会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编 者
卫生部专家解释,“超级细菌”全名为超级耐药细菌。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细菌的耐药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变得耐药,遂被称为“超级细菌”。也就是说,一旦感染“超级细菌”,能用于治疗的药物非常少,绝对有效的甚至没有。
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是动物饲料添加抗生素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则用在了畜牧养殖业。
专家指出,如果在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中发现NDM—1基因,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影响。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做出评估,认为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并建议各国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同时强化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停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法规,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我国细菌耐药的情况比很多国家更严峻。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马小军说,他1995年到医院工作时,没发现那么多的耐药细菌,现在只要分离病菌,就能发现大量的耐药细菌。
②医生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
2岁的豆豆病了,咳嗽3天,嗓子红肿,妈妈带她去了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儿科看病,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不高,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开了头孢抗菌素进行输液。5天后病情依然没有变化,后到儿童医院输了阿奇霉素,结果3天病情好转。
像豆豆这样一有感冒咳嗽就输液的小患者,在各大医院儿科门诊并不少见。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世卫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说,在儿童医院门诊中,约1/5的病人都在输液,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
不仅仅是儿科,在全国各大医院,不管是门诊还是病房,相当一部分患者都在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能会发炎”成为医生开出此类药物的借口。卫生部对全国170所三甲医院的监测结果显示,2004年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5%,2009年有所下降。
|